第一百九十六章 徐大將軍凱旋而歸(2 / 2)

兩年不見,徐真留了胡子,經曆了掃蕩天竺的戰役之後,他的氣質越發接近當年的李靖,如同一把藏鞘的寶刀,內斂著一股極為鋒銳的氣度!

雖然極度不願意承認,但李治還是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徐真,如同脫胎換骨了一般,確實比他要強悍太多太多。

徐真並未居功自傲,仍舊謙遜地與眾多官員致意,就好像這些文官從未一同排擠徐真,將徐真趕到天竺為使一般。

而讓徐真感到奇怪的是,此時陪伴在李治身邊的,並非長孫無忌,而是慕容寒竹!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在自己離開的這兩年時間裏,慕容寒竹這位毒士,已經攀爬到了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高位,真正成為了李治的左膀右臂!

徐真又下意識摸了摸手指上那枚血玉扳指,適才的欣喜頓時蕩然無存。

李治並未察覺到徐真的神色異常,然而慕容寒竹卻有意無意與徐真對視了一眼,雖然麵帶微笑,但徐真能夠看得出他眼中的意味。

宮門前早已備好了巨大的高台,李治坦然登台,宣讀聖上的嘉獎諭令,千萬民眾山呼海嘯。

李治可不能眼睜睜讓徐真獨自一人接受這份榮耀,他即興宣講,慷慨激昂,很快就調動起民眾的愛國之心,將徐真的個人功勳,轉移到了大唐皇朝的巨大影響力之上。

這也是慕容寒竹私底下獻與李治的說辭,聲稱徐真能借來吐蕃和泥婆羅的援兵,皆賴於大唐皇朝的無上聲威,又雲天竺區區彈丸之國,如何能擋大唐臣服四海之野望種種,果真淡化了徐真的個人英勇。

李治一番演說,將民眾的尊崇敬仰全數拉了回來,此時他微微張開雙臂,接受著成千上萬民眾的歡呼喝彩,仿佛掃蕩天竺凱旋而歸的不是徐真,而是他李治一般!

眼見如此,李治偷偷與慕容寒竹相視一笑,內心卻是極度鄙夷的想著,這些民眾就似風中的弱草,終究隻能任由朝廷和皇族擺弄罷了,這讓向來怯懦的他,生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來,就好像他已經繼位為皇,一手就能夠掌控天下臣民一般!

徐真又如何不知李治之意圖?隻是他早已看淡,反倒是手底下的弟兄們不服氣,待李治高昂著頭顱從徐真身邊走過之時,弟兄們更是內心抱怨不已。

周滄和諸多弟兄登台,想要將戰象取回來,然而太子衛率府的親兵卻將他們都攔了下來,說這是戰利品,將呈獻給皇帝陛下,暫時由衛率府的人掌管。

當著民眾的麵,周滄等人再氣憤也不能發起爭執,張素靈卻是靈機一動,狡黠一笑,朝那位旅帥說道:“我等的行囊皆在象背之上,可否讓我等先行取回?”

那旅帥自是應允,張素靈竊竊朝周滄等人丟了個眼神,取行囊之時卻是將象背綁縛戰利品的繩索都給鬆了開來,一時間叮叮鈴鈴之聲不絕於耳!

烈日照耀之下,象背的戰利品包囊紛紛落地,那些金銀珠寶和鎧甲刀兵四處濺射,堆滿了高台!

金銀之光將宮門附近的上萬民眾照耀得雙目流淚,這些平民活了這麼多年,何嚐見識過此等場麵!!!

“大將軍威武!”

“大將軍萬勝!”

所有人的焦點又重新拉回到了徐真的身上,然而徐真卻是苦澀一笑,張素靈固然是為了自己著想,然而她卻不知,當今聖上已經沒剩下多少時日,現在的皇太子,最多過得一年半載,就會成為新皇。

現在與李治較勁,完全就是自討苦吃!

隻是徐真心裏有著自己的想法,他不禁想起了臨行前聖上交托與他的密信,想要達成目標,確實需要好大的一份功勞,張素靈此舉雖然歪打正著,卻未嚐不是造勢的好手段咧。

李治等人臉色頓時鐵青,但終究還是沒有爆發出來,順勢與民眾一道歡呼,展現出了他極為大度的一麵。

高台上的金山銀山自有衛率府的人收拾,徐真和諸多弟兄被引領著去歇息,待得下午再入宮去覲見皇帝,接受皇帝的嘉獎。

一直如同透明人一般的王玄策冷笑一聲,帶著娜羅邇娑婆,不聲不響就跟上了慕容寒竹,隨同太子的衛隊,進入了東宮之中!

徐真見不到李明達,心裏不免失望,然而進入了宮門,這才稍稍抬頭,就看到太極殿左側的一座鳳閣之上,李明達攙扶著一人,遙遙凝望著宮門這邊方向。

徐真笑了笑,見無人注意,朝鳳閣的方向舉手示意,血玉扳指折射出惹眼的光芒,閣樓上被愛女李明達攙扶著的李世民,嗬嗬笑了兩聲。

這是他三個月以來,第一次走出寢宮,也是第一次對除了李明達之外的第二人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