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藍鯉有悔(2 / 2)

這一次為等我言語,冉露就從蘭指間幻出一枚泡泡,泡泡包裹著嬰孩,緩緩的飄會自己院中,落在地上,泡泡破碎之際嬰孩啼哭了起來,仿佛是見到親人的喜極而泣,家人的心靈感應永遠是那麼的超乎想象。

嬰孩的父母上前抱著孩子親了又親,忙又跪在地上叩謝觀音大士將嬰孩救回。

看道這裏我和冉露都笑著落下了眼中的淚水,我拉著她的手兩人飛走,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冉露如釋重負一般。

當我們進了流雲坊中,見浣花夫人正坐在桌邊一手托腮憂思著什麼,我近前問道:“浣花夫人,何事令你如此憂心?”

“她終究還是不肯見我。”浣花夫人從口中懊惱的說出這話,而我腦中卻在快速這搜索著,浣花夫人口中的他是誰,半天腦中閃過浣花溪底洞中的牆壁上畫,便試著問道:“難道浣花夫人口中的他是位高僧?”

“你怎麼知曉他時高僧?”浣花夫人似乎回了神問道,冉露便道:“想必是沁雪姐姐去浣花溪底尋我,才發現洞中掛著的畫吧。”

我點頭稱是接著說道:“其實我今日見到的高僧與畫上的僧人極其相似。”

“他一般不輕易視人,你怎麼可能見到他?”浣花夫人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我便說道:“就是今日,我本想在百花潭附近的竹林中練習吹奏《落霞曲》,可能是我吹的太過雜亂驚擾到他的清修了吧,他還不吝指導了我些許。”

“看來他心底深處還是難以忘卻他的授樂,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浣花夫人剛說完,我與冉露聽得到是一頭霧水,我心想難道浣花夫人與高僧還有些許瓜葛嗎,冉露卻似來了興致的問道:“不知浣花夫人與高僧有何源緣,說來聽聽。”

浣花夫人深深地陷入沉思,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從浣花夫人的自述中得知,原本浣花夫人是浣花溪畔一戶尋常人家,那日在浣花溪邊洗滌衣物,見一身披袈裟滿身汙泥的僧人,蹲在她不遠處擦拭著身上的汙泥。

“高僧你這是如何弄得渾身汙泥?”浣花夫人問道,僧人見問便說道:“近日下雨,山路太過濕滑,一腳沒踩穩滾下了山坡。”

“你在這等等”浣花夫人匆匆起身回家取了一件爹爹穿過的衣服上前遞給僧人道:“換上這個吧,把你的僧袍脫下來我幫你洗洗。”

“這可萬萬使不得,我們出家之人如何能隨便穿俗家衣物,更不敢勞煩女施主為我洗衣物。”僧人顯得緊張又尷尬的說著,浣花夫人笑道:“這又何妨?前些年我爹爹病重,也是多虧了一位僧人施診送藥才使我爹爹撿回了性命,因此我心中一直對僧人有感激之情,你們出家人不是老說施恩莫忘報嗎,今日能有幸為僧人洗滌衣物,也算是了卻我多年來對僧人的感激之情。”

浣花夫人說著將手中的衣服塞到僧人手中,便回去繼續洗自己的衣服,不多時僧人換上衣服走了過來,浣花夫人上前拿過僧人的僧袍和袈裟在水中嫻熟的擺弄,僧人卻蹲在一旁一直注視著浣花夫人的洗滌過程。

浣花夫人剛洗完衣服,天又下起了大雨,浣花夫人引著僧人回了家中,浣花夫人的父母對僧人也極為熱情,雖然是粗茶淡飯,但也不曾怠慢過僧人,這雨一下,接連四五日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僧人也就隻得暫住在此地。

僧人酷愛音律,借宿這幾日不斷向浣花夫人講解各種樂器,浣花夫人正值芳華妙齡,加之僧人白淨俊美,便對僧人心生了愛慕之情。

白天與僧人形影不離,夜晚偷偷的畫了一幅畫,畫中一女子在花間舞,一僧人吹奏這笛子伴樂,她想以此畫傳情,好容易鼓起勇氣將畫送給了僧人,僧人看了畫什麼也沒說,隻是借了浣花夫人的畫筆個紙張,回了房中。

第二日,僧人收拾了行囊向眾人辭行,臨行時送了浣花夫人一幅畫,畫中依舊是一女子在花間舞,而僧人卻在一旁盤膝坐禪。

浣花夫人望著僧人離去的背影,後來幾日像是丟了魂魄似得鬱鬱寡歡,在一個無月的黑夜跳下浣花溪,從此便玉殞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