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係岩畫 2.(3 / 3)

岩畫中動物圖形構圖粗獷,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岩羊,有奔馳的駿馬,有搖尾巴的狗,有飛鳥的圖形和猛獸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陽的畫麵,還有原始宗教活動場麵。

根據岩畫圖形和西夏刻記分析,賀蘭口岩畫是不同時期先後刻製的,大部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所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時期的畫像。刻製方法有鑿刻和磨製兩種:鑿刻痕跡清晰,較淺;磨製法是先鑿後磨,線條較粗深,凹槽光潔。

賀蘭口岩畫的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都十分廣泛,富有想象力,給人一種真實、親切、肅穆和純真的感受。眾多岩畫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的曆史、文化、經濟狀況、風土人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賀蘭口曾經是史前人類做祭祀活動的場所,賀蘭口溝口內成片的人麵像岩畫,應該就是史前人類祭祀的神靈,就像在歐洲也有人麵像岩畫存在的石壁,人們稱它為“聖像壁”。

在這方圓不到1000平方米的溝穀兩側石壁上,集中分布有8處人麵群像,而且每一處人麵群像的構圖風格、表現形式都不一樣,人麵的形象也不雷同,可能是不同氏族部落在不同時代製作的。因此,遠古時代,賀蘭口作為不同氏族部落的祭祀場所,可能存在了幾千年。

賀蘭口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岩畫是“太陽神”。這幅太陽神岩畫是賀蘭山岩畫中的精品,它磨刻在距地麵40餘米處的石壁上,頭部有放射形線條,麵部呈圓形,重環雙眼,長有睫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威武。這就是古代遊牧民族心目中的“太陽神”。

在遠古時代,人們把畜牧的豐收、水草的豐茂,都歸功於蒼天的恩賜;而年景不好,缺吃少穿,則被認為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

太陽高居天體之上,主宰萬物,所以人們特別信仰太陽,便把太陽人格化,刻畫成岩畫上的樣子,表示對太陽的崇拜。

另一種可能,這是古代部落首領的頭像,一些有功於氏族部落的首領也往往會被刻在石壁上,成為人們崇拜、祭祀的對象。

在這座山壁上,從上至下刻滿了人麵像,是賀蘭口麵積最大的“聖像壁”,有近60個人麵像和30多個動物和符號,圖形都十分清晰。其中有兩個人麵像麵部輪廓線之內的五官構成一個人的形象,是生殖崇拜的產物。

遠古人很崇拜生殖巫術,這是當時人們改造自然、祈求人類繁衍、動植物繁殖的需要。坎坷的人生經曆,使他們意識到,冥冥之中有一種超自然的“力”在為難他們,這就是祖先的靈魂。

靈魂主要集中在頭部,為了實現人口繁衍、動植物旺盛,他們不得不“迎合”和“撫慰”這個靈魂,人麵像便成為靈魂的寄存之所,無窮無盡的生殖力便淵源於此。

在這幅人麵像岩畫旁邊,還題刻有5個西夏文字,用漢字翻譯是“能昌盛正法”,還有幾個西夏文“佛”字和一個西夏文數字“五”。從刻痕上看,這些西夏文明顯要比人麵像晚很多年。

據分析可能是西夏時代在賀蘭山遊牧的黨項人發現了這些稀奇古怪的人麵像,把它們認為是佛的化身,希望可以弘揚佛法,並保佑他們永世昌盛。這是西夏人對岩畫的一種詮釋。

賀蘭山岩畫不僅見證了生活在這裏的少數部族的原始崇拜、生活場景,也見證了賀蘭山地區的人地關係演變。

賀蘭山岩畫是我國北方係岩畫的重要內容,也是世界岩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時間跨度大、文化內涵深厚、表現形式豐富、分布區域集中、距離中心城市近而蜚聲海內外,並以人麵像岩畫數量多且集中而在世界岩畫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