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可汗一生2(1 / 3)

“長春真人?難道,這個人就是我們茅山教的前輩,那個將所有絕活都傳給成昆大師的不老神話長春道人?”聽見老爺子的話,我大吃了一驚。

“小夥子,別著急,等我說完!”老爺子嗬嗬一笑,我隻好閉嘴。

長春真人坦率地回答說:

“我不想使大汗失望,但又不能說假話。世上根本沒有什麼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隻有養身之道可以使人延長壽命。”

成吉思汗一聽,果然感到很失望。不過,他是個頭腦很清醒的人,從此,就不再幻想什麼仙藥了,隻是把長春真人挽留在身邊,經常請教一些養身之道。

長春真人對屠殺人的戰爭很反感,一心想找機會規勸成吉思汗放棄對外的征戰。有一次,成吉思汗在駐地附近追獵一頭野豬,不小心從馬背上跌了下來,受了輕傷。長春真人感到這正是勸說的好機會,就借探望為名,婉轉地對成吉思汗說:

“天是不喜歡殺生的,這次您從馬上摔下來正是天的勸戒。況且,您的年紀大了,今後還是少出獵為好。”

成吉思汗聽懂了長春真人的意思,回答說:

“我已省悟了。隻是我們這些人自幼習慣騎馬射箭,一下子不好改變。不過,老神仙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後來,長春真人請求離去。成吉思汗理解這位老道士的心情,就同意讓他回到寂靜的山林中修行去了。

最後一次征戰

1226年,成吉思汗六十四歲了。那年秋天,他率領蒙古大軍去攻擊西夏。在到達西夏邊境的時候,成吉思汗的戰馬被突然竄出的一隻野兔驚嚇得跳起來,把他從馬背上掀到地下。成吉思汗感到渾身酸痛,第二天就發起高燒,躺在那裏起不來了。

大臣們一下子慌了手腳,一位將軍說:

“大汗受傷,全軍不安。我看不如暫時退兵回去,等大汗好了再來攻打也不晚。反正西夏的城池和百姓也搬不走。”

成吉思汗一生好強,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半途退兵,就不高興地說:

“退兵不是顯得我怯弱了嗎?趕快派人去告訴西夏國王,就說我親率大軍前來征討,讓他們馬上前來投降,不然我把他們殺得雞犬不留。”

不料,西夏國王不肯投降。成吉思汗氣得火冒三丈,不顧病痛,強掙著率領大軍長驅直入,包圍了西夏都城。西夏國王這才派使節前來請求投降,答應在一個月以後將都城獻出來。

就在這時候,成吉思汗的病情突然惡化。他忽睡忽醒,許多往事像夢一樣在他的頭腦中浮現。於是,他把手下將領們招到身邊囑咐說:

“我在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有兩件重要的事,你們一定要辦到。一件是我死後,不要把這個消息傳出,等西夏國王來投降時,把他們全部處死,這樣才能補償他們過去對我的無禮。第二件是將來你們回到草原,就把我埋在斡難河邊那座小山上的大樹下。”

八天以後,成吉思汗果然死去了。將領們遵照成吉思汗的囑托秘不發喪,外麵的人根本不知道成吉思汗已經去世了。在約定的日子裏西夏國王率領大臣們來到蒙古大帳中投降,蒙古將領一哄而上,把西夏君臣全部殺死。然後起運成吉思汗的靈柩,踏上歸程。

回到蒙古草原後,人們把成吉思汗埋在他生前指定的地點,又趕來成千上萬匹馬,把地麵踏平,不留一點掩埋痕跡。事後,又派大軍把這方圓三十裏的地方團團守住。幾年以後,那裏樹木叢生,成為一片密密的樹林,無論是誰都辯別不出成吉思汗究竟埋在什麼地方了。後來,人們在伊克昭盟修建了成吉思汗陵。不得損壞土壤,嚴禁破壞草場;不得將奶食與其他食物灑於地上,違者處斬;禁止在夏秋兩季白晝下水洗浴及在水中洗手……不得在草甸洗曬衣服;有失火、放火者,全家問斬。

在蒙古遊牧民中流傳著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孩子問他的母親:我們蒙古人為什麼總是遊牧和遷徙,就不能定居在一個地方呢?他的母親告訴他,如果在一個地方定居,那麼地母神——額圖根會很疼的。蒙古人的遊牧和遷徙,就像血液在地母神身上流淌,使她渾身舒暢。

這個故事生動而簡潔地詮釋了蒙古人對於人和自然關係的理解。在他們看來,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所作所為要與自然維持一個和諧的關係。成吉思汗所製定的《成吉思汗大紮撒》,是蒙古人第一部成文法典,其中嚴格規定了對於草原保護的法令,如不準在草地挖坑、不準焚燒草地、不準向草地潑灑穢物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對“騰格裏”也就是長生天的褻瀆。

在這樣視人為自然一部分的思想之下,蒙古人對於死者的安葬,就與其他農業文明有著很大的不同。蒙古人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認為人的肉身來自於大自然,去世了也應該回歸大自然,早日安葬,靈魂方可升天。人去世3天內就應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從蒙古人信奉的薩滿教來講,祭奠先人主要是祭靈魂,不是祭屍骨。

按照蒙古民族的觀念,人將死時,他的最後一口氣——靈魂將離開人體而依附到附近的駝毛上。據記載,成吉思汗去世時,就是拿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氣了,說明靈魂已經附著在這團白色駝毛上,這時遺體就可以處理掉,而把這團駝毛保存在衣冠塚裏。因此,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銀棺靈樞中,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時的靈魂吸附物——白公駝頂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遺骸。成吉思汗逝世之後,靈柩運回蒙古草原。但是成吉思汗是如何安葬的,葬於何處,是否隨葬有大量珍寶,至今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