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宮廷也發生過一次無形的蠱亂。隋代大將軍獨孤迤的家裏,有一個名叫徐阿尼的丫頭,有拜貓鬼的習慣,每天深夜子時,她偷偷的起床,備供品焚香向貓鬼祭拜,,她越拜越靈,貓鬼常把別家的財物搬給她。獨孤迤還沒有做官的時候,在家閑居,有飲酒的嗜好,他的妻子不肯給錢買酒,獨孤迤隻得向徐阿尼蠱術討酒。阿尼回答說:“沒有錢買酒。”獨孤迤說:“你為什麼不叫貓鬼到越公家取錢買酒?”阿尼隻得暗中祈禱,不到一個時辰,買酒的錢就送到了,獨孤迤就這樣貪而無厭的不斷叫阿尼向貓鬼取錢買酒。獨孤迤因內戚關係做官以後,有一天他在花園裏向徐阿尼說:“你叫貓鬼向獨孤皇後說:我家沒有錢,請皇後常常賜錢給我。”阿尼就照他的話向貓鬼祈禱,貓鬼果然走到隋宮,向獨孤皇後取物。徐阿尼有一次在宮中一間空房裏,安排一隻桌子,桌上置放香粥一盆,湯匙一隻,用湯匙敲響了粥盆說:“貓小姐,你快來吃粥。但是你不能住在宮裏。”她一麵叩頭祈禱,口裏念念有詞,沒有多久,她的麵色鐵青,四肢像是有鬼在牽她,並說:“貓鬼到了。”
蠱除了種類不同外,還有一定的期限。中蠱的人在一定的期限裏,蠱毒就會發作,發作以後,有解藥可以解除,如果超過一定的期限就無藥可救。明英宗正統間,江蘇省吳江縣的商人周禮從小在外經商,有一年到廣西省思恩府,無意中遇見了一位中年陳姓寡婦,經媒人說合後,周禮答應入贅陳家為贅夫,自此他就在當地落了籍,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他的兒子也有十六歲了。人到中年以後,想起年輕時候的事,也會有落葉歸根的念頭,他的妻子勸止不住,隻好由他去,並叫兒子跟他父親一同回吳江老家瞧瞧,陳氏放了一個蠱給周禮,暗中告知兒子說:“你爸爸肯回來,就為他解蠱。”周禮父子回到吳江故鄉,不到一年,周禮的蠱發作,每天要喝飲水一桶,肚子漲得像水桶大,他的兒子向老爸說:“爸!我們還是回廣西吧!”“我也想念你的母親,但是生了這個怪病,走不動啊!”“爸,你這個病我會治。”“你又不是醫生,你怎麼會治病?”他的兒子照著他母親教他的方法,將他老爸的蠱病治好,周禮的肚子裏吐了一條活的鯽魚,這條鯽魚就是他妻子放給他的蠱。
江西省興國縣在清道光年間發生過一件訴蠱的刑案。一戶新遷入境的客家人——趙如瞻,被村民曾起周等五人控訴放蠱害人,這件案子的經過是這樣的:趙如瞻從福建長汀遷到江西興國縣,就獨資開一家油店,雇工人曾起周等五人榨油,除發給工資外,並供給他們午餐。曾起周等五人到工第一天中午用餐後,就覺得肚子很痛,立刻回家請了一個醫生治療。醫生以為他們生的是普通的腹痛,開方服藥,肚子依然痛得死去活來,身體也一天一天的消瘦下來。另有三位過路人經過趙家店門,向他家店夥買桃子吃,他們三人吃下後肚子也痛起來了。曾起周和趙家店裏的傭工吳老六有金錢往來,吳老六一天到曾家向他討回借的錢,曾起周向吳老六說:“你把我的病治好,我就把借你的錢還給你,如果我的病治不好,甚至死了,你的錢就沒人還了。”“你的病隻有楊老六會醫。楊老六是老板從長汀帶來的,他有一種解藥可治好你的病。”吳老六為了討回借款,因而向曾起周說出了秘密,曾就拜托吳老六轉請楊老六給藥治病,並給他一筆錢,楊老六隻得偷偷的將解藥交給吳老六,曾起周五人服了解藥,沒有好久就將趙家下的蠱毒從大便裏解出來,解下的蠱長有半寸,白色,蠱的口像針一樣,顏色是青的。曾起周的病稍有轉機就迫不及待的向興國縣正堂控告趙如瞻放蠱害人,這件事情才公開出來。當地的醫生陳錫卿並將曾起周等八人的蠱毒治好,他們八人肚裏的蠱並從大便解出。這件放蠱的案子真相大白以後,吳老六、楊老六二人並說出趙如贍養的蠱,共有瓜蠱、蛇蠱和蟲蠱等三種。瓜蠱就是瓜蟲,形狀像瓜,大小如一枚棗子。蛇蠱的形狀像蛇。蟲蠱比蛇小,數量很多。曾起周等八人中的蠱毒是趙家養的蟲蠱,是從水草裏采來的一種草“雞脊柴”造成的。興國縣醫生陳錫卿年輕時在福建長汀縣中過蠱毒,是一個和尚為他治好的。陳錫卿將他本人用過的丹方治療其他患蠱的人。曾起周等八人的蠱毒也是用這個丹方治好的。丹方的內容是:將白頭翁、獨腳蓮、透骨硝三味用水酒和雞煮。再把巴豆搗碎,以酒蒸熟製成藥丸。服前一種藥後,會腹痛如絞的暈過去,然後服用第二種藥丸,蠱就被殺死在腹中而解了出來。
偏遠的苗族聚居地區,如果小孩不小心嘴裏起了血泡,做母親的便一邊慌忙找針把血泡紮破,一邊憤憤地罵道:“著蠱了,著蠱了。挨刀砍腦殼的,誰放的蠱我已知道了。她不趕快收回去,我是不饒她的!”要是吃魚不慎,魚骨卡在了喉嚨,母親就會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幾大口飯,將魚刺一股腦兒地吞下肚裏。隨後叫小孩到大門口默念著某某人的名字,高聲喊叫:“某某家有蠱啊,她放盅著我,我知道了,她不趕快收回去,我是不饒她的:哪天我要抬糞淋她家門,揀石砸她家的屋頂,讓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蠱,有兒娶不來,有女嫁不去哩!”喊聲中充滿了憤怒和仇恨。據說通過這種喊寨的方式,“放蠱”的人聽見了,心裏害怕,就會自動將“蠱”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