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這種危機的觀察,我想在此指出,即使在西方世界,我們也不是一個十分富足的社會。在美國,幾乎有40%的人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那裏分為兩個階層:一個階層即上層社會人們,生活在富足之中,而另一個階層,它的貧困程度令無數人震驚。在林肯時代,巨大的社會區別顯而易見地存在於自由人和奴隸之間,今天雖然不存在自由人與奴隸的區別,但其貧富差別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上這些話,主要是針對富裕層麵,對貧困者並不適用。他們還可能被這樣的想法所迷惑:那些奢侈揮霍的人正過著天堂般的生活,窮人隻是供富人們消遣和奴役的雜耍演員。這對少數民族來說同樣如此,在美國對非白人來說尤其如此。超出這個範圍,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也不適用。對整個人類的2/3也不適用,他們還沒有從家長製的權威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如果我們要為權威主義和非權威主義人口之間的關係畫一個準確的圖畫,那就是,雖然現在富足的社會繼續支配著今天的世界,但它必將麵臨不同的傳統的衝擊和一些新的能夠改造現狀的力量的衝擊。
chapter ①
Tou Fa Li De Shi Jie
空虛的世界
◎[美國]艾倫·弗洛姆
現代社會的每個人在日益緊張的工作生活中,漸漸同自己疏遠開來,同他的同伴們或同事們疏遠開來,同自然界疏遠開來。他變成了一種商品,變成了一架賺錢機器。他將自己當做一種投資來檢驗生命的能量,而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這種投資必須給他帶來可以獲得的最高利潤。否則,他的人生為之遜色。人的關係,實質上已變成異化了的機械般動作的人的關係。每個人的安全感,隻有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時才有保障。每個人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動上都是機械的、僵化的。雖然每個人盡可能地努力同其他的人緊密地保持聯係,但是每個人還是極度地空虛和寂寞,每個人充滿了強烈的恐懼感、焦慮感和罪惡感。如果人的空虛和寂寞如影相隨,它們就總是會導致不安全感、焦慮感和罪惡感的產生。
我們的文明世界,在高度現代化的同時,提供了多種幫助人在意識中意識不到這種空虛、寂寞的鎮靜劑:首先,企業化與機構部門化的機械工作,其嚴格的規程,苛刻的製度促使人意識不到他自己具有人的最根本欲望,意識不到超越自身和結合的強烈要求。雖然這種規範的工作導致了最大化的效率,但人性卻喪失了。在工作之餘,人們為了擺脫空虛,通過娛樂的過程化,通過娛樂工業提供的聲音和風景被動地消遣,以擺脫潛意識裏的絕望。除此之外,人們為了克服孤獨感和空虛感,還往往通過大量購買時髦的東西,很快地更新換舊,從中獲得滿足。現代人赫胥黎在《勇敢新世界》中有一個很形象的描述:身體肥胖、衣著漂亮、情欲放蕩,然而,沒有自我,沒有靈魂,除了與同伴們或同事們膚淺的接觸之外,身心萬分空乏。並且,還受那句曾被赫胥黎簡潔地說出來的箴言的影響:“個人覺察到,萬眾齊歡跳。”或者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明日憂。”或者最雅致也是最圓滿的說法是:“現在每一個人都幸福。”
現代人從緊張、快節奏的工作中擺脫後,他的幸福就僅僅寓於“獲取樂趣”之中,獲取樂趣,就在於從眼花繚亂的商品的消費和“購買”中得到滿足;從亂七八糟的風景、食物、酒精、香煙、人群、課堂、書籍和電影中得到滿足——所有這些都被兼收並蓄,吞咽入肚。世界對我們的欲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客體,是一個巨大的蘋果,是一隻巨大的酒瓶,是一個碩大的乳房。我們隻有放縱自己的身體,大吃海喝、狂購,我們的性格適合於交換、買賣和消費,盡管一切過後是一陣陣空虛,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幹什麼呢?
chapter ①
Tou Fa Li De Shi Jie
善生活
◎[美國]弗蘭克納
目前流行一種非常時髦的觀點,它否定或貶低滿足和美德,讚成自律、可靠、義務、創造、決定、自由、自我表現、奮鬥、反抗等等。我認為這種觀點從人道人性的立場或其極端形式來看是站不住腳的,但它蘊藏了一個重要真理,即我們的日常生活必須具有形式——不僅僅是一種模式,而是在由某種人生態度、表現姿態或“生活風格”所引起的意義上。懷特海稱之為“主觀形式”,他認為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尊重應該成為占支配地位的風格,盡管他也提到了其他風格。在我看來,自律和上述其他形式在這裏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認的。在這時,我還想補充理性以及和客觀、理智的責任感等有關的品質。還要提到愛。也就是說,如果弗洛姆等心理學家是正確的,那麼要使一個人的生活成為善的,就不僅應該在道德意義上,還應該在非道德意義上是善的。人們不僅要關心自我生活的善,還應該考慮與客觀世界相關聯的所有善生活。
善生活所具有的內容、模式和主觀形式對不同的人無疑是完全不同的。善生活的標準和定義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們自身的體驗和借助他人體驗與智慧所進行的反省。我不知是否能建立起適用於每一個人的固定秩序或模式(柏拉圖和羅斯是這樣認為的),其實,人類的本性都異常接近,否則心理學就太高深了。然而對於有關人性的任何固定概念來說,它又顯得是如此的不同,這是由人類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可變性決定的。如果我們提到過的所有觀點都被發現是善的,至少在某種程序上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認,那麼它們的排列也必然具有某種相對性——這是可能的,而且事實上也是這樣,對一部分人來說,善生活似乎包括和平與安全,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則是冒險和獵奇。盡管這些內容都是善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人必須為這種多樣性留出較大的餘地,如果不是在其善的表格中,至少是在他關於善生活的概念中。
經過探討後,我們還應記住討論公正時的一個論點,就是人的能力是如此的不同,你的善生活可以像他的善生活那樣善,甚至還要超乎其上。
chapter ①
Tou Fa Li De Shi Jie
時代的昭示
◎[美國]佛蘭西絲·威拉德
我們研究曆史時,應更深入、更深刻地去理解,這樣,在我們預言未來之時,便不至於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對麵臨的一切就更為信心十足,充滿愉悅。綿長的曆史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的生存力量是何等的頑強堅韌!地震、饑餓、瘟疫可以肆虐一時,但流水般的歲月漫湧而來,治愈了一切創傷,彌補了所有裂痕。不停的曆史腳步淹沒了多少興衰、勝敗。新形式的文明簇擁著顯赫的帝王風靡一時,帝王們謝世消亡後,更有偉大相繼而起。一些弱小的民族被戰爭吞沒,隨之而去的還有希望與夢想;但人類未絕,革命此起彼伏,愛國誌士們血流成河;有時候,地球仿佛就要墜入深淵,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然而,春風野火,愛國者層出不窮,更加美好的願望與夢想如同繁星閃爍,照亮了人們的心中大地。人類大踏步地跨過了黑暗時代,跨出了初期陰森幽長的洞穴,與洪荒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語。從此,公理被奉為至尊,自由王國的彼岸已不再遙不可及。
那些對曆史毫無所知者,將被曆史的大潮衝跨、擊潰。惟有對天才的曆程熟視無睹者,才會妄稱自己為前無古人的首創者。事實上,除了物質領域的某些發明,天下的一切均已為前人所經曆。任何一次變革,都早已在幾世紀前先輩們的心中醞釀,任何一種教義,都曾為曆史上先知先覺的神父所訂立。希臘的哲學家和古時的神父,早就一勞永逸地為後人指明了方向,我們盡可以在他們遺下的典籍中去挑選抉擇。由此可以說,一個時代隻存在兩類人:一類人宣稱我們的時代是有史以來最壞的時代,另一類人則反之,認為這是最好的時代。所有的新發明,所有科學和全部曆史,都證明了持後一種意見是正確的,而且是永遠正確的。
那些擅長於發揮自己能量的活動家,是世上最值得讚美的人,他們獻身於周圍世界,投入於公眾之中,他們全身心地專注於對世界的奉獻,以至於感覺不到個人與世界之間有任何距離……
chapter ①
Tou Fa Li De Shi Jie
現實主義者
◎[美國]珍妮特·洛爾
在拜讀巴菲特的成功投資秘訣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看一下他在過一種
豐富的、滿意的、有價值的生活方麵說了些什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吸引我從事證券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讓你過你自己想過的生
活。你沒有必要為成功而打扮。我想像不出生活中還有什麼我想要而不能擁有的東西。都說掙錢難花錢容易,我的感覺卻恰恰相反。擁有一種愛好
不打橋牌的年輕人都犯了一個大錯誤。我打橋牌時從不讓腦中有任何雜念。我經常說,如果有三個會玩橋牌的同牢房牌友,我不介意進班房。
我從不敢碰觸電腦,生怕它找我麻煩。但一旦上路之後,我發現它很
簡單。除了會在電腦上玩橋牌之外,我對這玩意兒一竅不通。
鎖定目標,絕不放棄
我經常感到,研究商業中的失敗案例,要比研究成功案例的收獲多得多。而成功案例卻是商學院的研究項目。但我的合夥人查理·芒格說,他最想知道的,就是他會在哪兒死——這樣他就可以永遠不去那兒。
讓生活永遠充滿希望
我不會以我掙的錢來衡量我生命的價值。其他人也許會這麼做,但我一定不會。
錢,在某種程度上,有時會給你些幫助,但它無法改變你的健康狀況或讓別人愛你。
誠實第一
如果說要建立起一個穩定的信譽,也許需要20年或者更長時間,但要摧毀它卻隻需眨眼之時。若明白了這一點,你做起事來就會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