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 YAANG
設計師:王楊
國內著名設計師,曾榮獲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及諸多獎項,並與眾多國際品牌合作,如施華洛世奇、雙立人等。由王楊創立的設計師品牌YAANG已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及代表性的原創家居品牌。多年的歐洲生活工作經曆使王楊形成了多元化的開放性思維,她試圖通過產品,在西方時尚奢華的形態下傳達出設計師自身傳統的東方精神及當代性的生活方式,通過人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語言和形式來表達其個人獨特的設計理念及生活品位。
關於YAANG
YAANG是由設計師王楊於2007年底創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是目前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原創家居類生活方式品牌,產品包括各類原創家居產品、禮品、燈具以及其他生活用品。YAANG帶有鮮明的東西交融風格,是東方的含蓄與西方視覺衝擊力的結合,把現代的中國式審美觀融入產品中,同時也傳達出當代人的智慧、幽默和思考。其產品充分體現了設計師對文化和生活的感動,對美與精致優雅的追求。了解更多YAANG:www. yaang.net
與設計師麵對麵
(B:Bella W:王楊)
B:對一個設計師及作品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W: 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與個性化的生活方式,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並能與中國人產生情感交流的當代性設計,這是我在設計中所希望表達的。當然對我來說,作品自身的美感,能和觀者產生共鳴也是很重要的。中國設計的概念可以很具象也可以很抽象,就如我們對意境或形式感的追求。在如今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體係內,中國文化必定根植於我們的思想和內心,無法刻意為之,因為我的設計理念離不開國際化的語境和內在的東方哲學觀。
B:希望什麼樣的人群青睞、消費自己的作品。
W: 有一定的經濟條件,熱愛生活,並且積極樂觀,他們追求時尚而內心又不想舍棄傳統文化,是一個個性化的中高端人群。我理想中的顧客應該對我的設計能感受到強烈的愉悅感,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一定是為了取悅自己,他們更關注自身,也希望能將一份快樂與驚喜傳遞分享給他人。
B:你認為中國式時尚設計消費有什麼特點。作為設計師,會怎樣來爭取本土消費者的支持。
W: 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日益增長,生活環境越來越國際化,時尚的元素也早已滲透到了消費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我相信中國消費者對時尚設計這個領域的意識會越來越追崇 。時尚滿足了人們的個性需求,以及差異傾向,在年輕人的消費先導下,中國正進入一個“時尚消費”的時代。我覺得時尚是目前也包括未來驅動消費的重大商業元素,它能創造出極大的商業價值。我有非常敏銳的觀察力,因此我們會在周期性、獨特性、時代性幾個方麵去著手。我擅於發現潮流趨勢的變化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所以在把握消費者需求與心理的同時,我將一直堅持設計即適合市場又具有YAANG品牌價值的時尚產品。
B:設計中如何樣處理“東方與西方”、“本土與國際”問題。
W: 設計是一種手段,產品是一種載體,我認為很多所謂的“碰撞”“糾結”都不存在,真正做出好的作品是和設計師的知識、經曆分不開的,隻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真正做出好的設計。設計永遠是為別人服務的,隻要能打動你的目標客戶,能和客戶產生情感交流,符合品牌的定位,合適的就是好的。
就像文化是我們自己的,而環境或者需求則是國際化的。借用椅子設計為例,人們對材料、品質、工藝、環保、功能等等並不分本土或國際,而對它所體現的文化性、情感性則有不同的地域性精神層麵需求。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成長的、開放的、又想影響世界的市場,因此“我中有你”也是必然的,我想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東方”與“西方”的關係。
B:近年國際上對中國設計師及中國設計的認可度有些什麼變化,中國設計師的好時候到了嗎?
W: 近幾年中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有才華的設計師,也開始慢慢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世界正在慢慢改變對中國的看法,最起碼認為中國有了自己的設計。但是目前中國設計師的好時代還沒有完全到來,這關係到市場、客戶以及消費者。另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設計師急功近利,也有一些則在麵包與理想中掙紮。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有一個能量的積聚,好的方麵是有更多人在關注設計,有眾多設計師在思考以及實踐中國式設計的各種可能性,從形式、情感、文化、材料等各個層麵。
吉承+La vie
設計師:吉承
曾求學於意大利米蘭“Marangoni”著名的時裝設計學院的她,先後擔任“Basic Krizia”和“Missoni Sports”兩大品牌在香港的設計師,之後作為意大利女裝品牌“D’A”的視覺藝術總監,使得她在品牌經營和拓展中獲得了很高的讚譽。2002年,她創建了自己的品牌“La vie”,渴望有更廣闊的舞台和空間來展示個人的設計才能。這位植根於上海的本土年輕設計師,其設計往往顛覆中國傳統風格,又將中國元素與優雅、嬉皮混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風格。
關於La vie
La vie by Ji Cheng是吉承在2002年在上海創立的奢侈設計師品牌。品牌提倡對低調而精致生活的追求、女性唯美一生的不懈探索,對中國文化的留戀以及對現代幸福生活的熱愛,靈感來源於生活中的各種元素。
La vie by Ji Cheng把最習以為常的元素用新穎的方式唯美詮釋新一代的女性。在設計中大量運用具有濃重中國喜慶色彩的‘喜’字,La vie by Ji Cheng向受眾傳達了其對幸福生活追求和熱愛的信息,是一個將中國元素與西式裁剪及東方人少有的幽默風格融合的品牌,受到了許多特立獨行、追求自由與尚的女性的偏愛。
與設計師麵對麵
(B:bella J:吉承)
B:對一個設計師及作品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J:我一直堅持的設計理念是將中國傳統元素結合西方現代剪裁,重新加以改良融合成另一種精致低調而有文化底蘊的時尚。其實對一個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風格並讓大家認可並接受自己的作品。
B:希望什麼樣的人群青睞、消費自己的作品。
J:我理想中的她們,是對時尚有獨到的見解,追求精致生活,追求個性並致力於表達個人氣質的都市女性,很幸運的是,目前我們的消費客戶群也正是這樣一類的群體。
B:你認為中國式時尚設計消費有什麼特點。作為設計師,會怎樣來爭取本土消費者的支持。
J:本土設計師的作品目前在市場上尚未成為主導地位,中國消費者接受並擁護時尚設計這一領域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培養和過程,設計師除了要考慮優質的產品外,還有許多東西如市場、生產等等都是經常會麵臨的問題。在爭取國內消費者方麵,我在不斷地努力開發新麵料,加強質量管理以使得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好,因為這是大多數人會去關注並重視的。
B:設計中如何樣處理“東方與西方”、“本土與國際”問題。
J:東西方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正是這種截然不同使得兩者之間的結合而產生的碰撞能呈現出獨特而新穎的時尚底蘊,這兩個點彙集在一起時能產生新鮮的血液,每個點的取用要平衡是最關鍵的。
B:近年國際上對中國設計師及中國設計的認可度有些什麼變化,中國設計師的好時候到了嗎?
J:比起前幾年國際上對於看到中國設計就會想起中國複製這一印象,最近幾年已開始漸漸改觀,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設計師去各大國際時裝周上展示自己的原創設計,用優秀的作品去說明世界舞台接受自己,並得到了很好的評價。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使中國設計師邁向世界成為一個必然的過程,需要的隻是時間的積累和過渡。
方海燕&張沙娃+SU素
關於SU素
2005年底,由設計師張沙娃和方海燕創立的創意純銀首飾品牌。在設計上除了純銀部分,更巧妙結合了手工繡品、古瓷片、木頭、水晶珠石等,運用多種取自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元素,融入了傳統意象,予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一件銀飾就是一件藝術品,它融彙了雕、刻、塑、彩等藝術造型手法,蘊含著銀匠高超的技藝和智慧,給人一種獨特美感和藝術感染力。SU素立誌以銀飾傳達生活中的藝術,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從中領悟美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