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土風 本土範 愛上本土設計師(1 / 3)

本土風 本土範 愛上本土設計師

Bella提案

作者:may 馨琦

2006年,謝峰、馬可、計文波連續登陸巴黎和米蘭時裝周,模特杜鵑也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麵,令當時的中國時尚圈初露春意。

2010年,Uma Wang、Masha Ma等一批非常年輕的中國設計師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他們活在全球語境下,不再被“中國元素”所束縛,是中國設計師融入西方時裝工業體係的集體發力。

2013年,彭麗媛隨行出訪,國際“首秀”引發了媒體與公眾對本土品牌廣泛而熱烈的關注和追捧,例外、無用服裝品牌大火,設計師馬可的名字開始廣泛傳播。

——本土品牌的春天到了?本土設計師的好時候來了?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這些本土消費者。而愛上本土設計師,先從了解他們開始。

本土設計正在崛起

個性化和隱性奢華已日漸受到青睞,擁有獨特個性化表達,符合自身習慣正在成為國內中高檔消費者的需求。這對打造本土時尚大牌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麗媛Style”唱響“最炫民族風”

彭麗媛的國際“首秀”唱響了最炫民族風,引發了媒體與公眾對本土品牌廣泛而熱烈的關注,其在出訪期間的服裝配飾成為網絡熱議焦點,優雅得體的裝扮讓人眼前一亮,被網友親切地讚為“麗媛Style”。據稱,彭麗媛手提皮包及服裝設計,均出自本土品牌及本土設計師,受此消息影響,例外、無用服裝品牌大火,設計師馬可的名字也開始廣泛傳播。在資本市場,服裝板塊走強,服裝股開始飄紅,甚至一度漲停。

易凱資本CEO王冉在其微博上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捧紅本土設計師品牌是每個第一夫人(尤其是那些有外在條件的第一夫人)的責任”,從當年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曾經給其穿過的服裝品牌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益來看,彭麗媛“首秀”的確引發了人們對於本土品牌的關注和追捧:她在俄羅斯下飛機伊始,網絡上便已經有了“號稱同款”的手提包在售賣,一些向來多關注國外大牌和奢侈品的女性論壇開始專題討論她的衣飾搭配。可以說“彭麗媛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信心,也有助於本土品牌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催發了新一輪愛國貨、用國貨的熱潮。而從目前本土服裝及品牌的發展來看,本土設計師及品牌正在崛起,個性化與隱性奢華已日漸受到青睞,擁有獨特個性化表達、符合自身習慣正在成為國內中高檔消費者的需求,這對打造本土時尚大牌無疑是一個絕佳機會。

對此,無論是本土消費者,還是本土設計師,大家準備好了嗎?

微調查:本土設計師的“本土人緣”

叫得響的中國設計師名字越來越多,擁有國際知名度的也不乏其人。但是,麵對國際奢侈品牌和便宜貨山寨貨的前後夾攻,究竟有多少中國消費者樂於掏錢購買同胞設計師的作品?讓我們看看本土設計師們在國內的人緣怎麼樣吧?

@Bella:你有鍾愛的本土品牌和本土設計師嗎?說說看。如果手頭有1萬塊錢,你願意用它買件國外一線品牌的東西還是花一半的錢買一件國內本土設計師的作品,為什麼?

@poporo雲胡不喜:我喜歡王一揚和素然,花一半的錢買設計師品牌也很值得。畢竟其服裝解構的廓型更加有東方的哲學理念。至於包包買國際大牌就很不錯。日本有三宅一生等設計師走上國際舞台,中國也一定會有這樣的大咖的。

@馨琦-Eileen:連“第一夫人”都在極力地為本土品牌助威,我們又為什麼要迷信國外一線品牌呢?本土設計師們,我們頂你們,加油啊!

@海暗影:我還是會選擇國內本土設計,因為同屬一國,文化什麼都比較相近,在設計理念上也會更貼近,雖然國外一線品牌有值得讓人稱道的地方,但是本土設計應該會更適合中國人。

@神様尛超超:我願意選擇國外的一線品牌,因為國外一線品牌的品質和知名度都是很有保障的。國內本土設計師的作品,本身自己不是很了解,無從下手。

Bella觀察:打造本土時尚大牌,既需要優秀的本土設計師,也需要成熟的本土消費市場。就目前來看,本土設計師及其品牌的國內知名度不高,本土人緣還有待提高。國內消費者對品牌的追求,除了個性上的訴求,也有“麵子”上的需求,所以本土設計師在做好設計和把好質量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品牌營銷,努力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這一點上,媒體也應該發揮積極作用,為本土品牌的成長和壯大營造合適的土壤。

那些曾經很牛的“本土品牌”

梅花運動服

原產地:天津

想當年: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梅花”是中國運動員指定出場服裝。許海峰獲得中國人第一枚奧運金牌、女排五連冠、李寧一次獲得六枚金牌時,都穿著“梅花”。

現狀:1990年代開始陷入衰落,商標還在,但十幾年未生產。近年來,在豆瓣網上掀起的“老國貨懷舊潮”中首當其衝,擁有上千名追尋者。

飛躍鞋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1959年誕生於上海膠鞋一廠。上世紀80年代,穿飛躍鞋是當年的時尚,其影響力可以和今天的耐克、阿迪相媲美。

現狀:“飛躍”商標一直未注冊,始終停留在中國低端產品階段。但在歐洲獲成功包裝,法版“飛躍”不僅售價高,而且銷量也很大。

回力鞋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1935年注冊,為中國最早的膠底鞋品牌。上世紀80年代時,擁有一雙回力鞋在青少年中是潮流的標誌。

現狀:在國內市場尚有一定份額。由於價格低廉和耐磨,經常成為工作鞋。在歐洲、東南亞,老款回力鞋售價為國內的20倍。

美加淨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上世紀60年代誕生於上海家化,創造了諸多中國“第一”:中國的第一支定型摩絲、第一支防曬霜、第一支定型護手霜……1990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總額40億元,“美加淨”占到3億。

現狀:與國外合資,重新奪回頂峰時的銷售額,並在護手霜等細分市場上搶回了第一品牌的交椅,但在中國化妝品市場僅僅占據了不到3%的份額。

百雀羚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1940年誕生於上海富貝康家用化學品無限公司。曾經在國內首創全麵“護理、滋養”的護膚理念,旗下的百雀羚、鳳凰產品係列風靡全國,年銷量達上億盒。

現狀:2000年,百雀羚改製為民營企業。目前仍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忠實消費者年齡偏高。盡管每年銷售額達數億元,但每年的純利潤僅有兩三百萬元。

永久自行車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1949年誕生於上海昌和製作所。一度是中國生產最多的自行車,年產量達到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當時有句俗話,騎“永久牌”自行車的要是摔了,爬起來必定先看看“永久”摔壞了沒有。

現狀:1993年,“永久”成為中國自行車行業最早實行現代企業製度改革的企業。根據官方說明,目前“永久”自行車年產150萬輛。這個數字占中國自行車年產量的1/60。

鳳凰自行車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1958年誕生於上海自行車三廠。曾經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出口量長期名列全國自行車行業第一。

現狀:1997年,作為上市公司的“鳳凰”在106家同類公司中,獲利能力排第102位,喪失了配股資格。目前的“鳳凰”逐漸轉向出口市場。並在荷蘭開設組裝工廠,以避開貿易壁壘。

上海牌手表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上海手表廠建立於一九五五年,是我國最大的手表製造工廠,累計生產上海牌手表達1.2億隻,上繳稅利達52億元。曾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機電產品出品基地企業,被國家經委命定為大型一檔和一級企業。

現狀:1999年,上海手表廠宣布破產,隨後股份製改製。

英雄鋼筆

原產地:上海

想當年:1958年,上海英雄鋼筆廠提出“英雄趕派克”口號。第二年,在抗漏、減壓、耐高溫、耐磨等12個指標中,“英雄”有11個方麵超過了“派克”。上世紀80年代末,“英雄”在國內市場居於壟斷地位,占有鋼筆行業80%以上的市場。1997年,它成為香港回歸儀式上的簽字筆。

現狀:如今的“英雄”每年銷售額2億元左右,風頭依然強勁;而各種假冒“英雄”則達8億元以上。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在五六十年代那個不講究個人主義的時代,或許我們不知道那些設計師的名字,但是他們卻打造出那麼多風靡一時的國貨品牌。現在,振興民族品牌、打造本土時尚的重任落在了新一代設計師的身上,讓我們先來了解熟悉一下他們和他們的品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