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清貧獸與滴水古鍾(2 / 2)

“你爸爸不聽我的話,不肯老實在家種田,想跟著別人往城裏去......

“爺爺,我爸爸是去城裏幹力氣活,跟種田一個樣。”

老爺子像是根本沒有聽見王農說什麼,又道:

“農,爺爺老了幹不動,將來那幾塊田全部留給你。”

“嗯嗯,爺爺,我會多吃飯,將來幹活有力氣。”

這樣的事情王農已經見怪不怪,隨著年齡增大,老爺子總是回想起曾經的那些畫麵,物是人非,社會變遷,可他還是停留在那些滄桑的歲月裏不肯離去。

王爺爺是個孤兒。他的父親是清朝最後一批秀才,半生潦倒,晚年靠寫誌怪小說賺了不少錢,生活剛有起色又被文化革命打進牢獄,活活餓死獄中。

王爺爺幼年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改嫁,生活的艱辛把他兒時進取的心磨滅。他覺得人就應該胸無大誌,才能活下去。他給兒子取名王大田,給孫子取名王農。

年老了,他還時常能夢見自己的父親,一隻蟾蜍蹲在潮濕的房間角落看著他,他說那是清貧獸,父親化作清貧獸來看他了。他叫兒子清貧郎,教導他們知足常樂。

可是,貧寒的院落裏,卻堆滿了他的小小發明和創作,那個滴水古鍾,就是他模仿文物自己做的。他是村子裏的巧匠,卻從不靠此賺錢,一心一意的種地。王大田卻不安於種田那微薄的收入,跟著村裏的泥工去縣城工地幹苦力了。

“也不知道爸爸在工地上怎麼樣了,他要是能回來住一天就好了。”

夜雖然很深,但王農卻始終睡不著。他又想起了什麼,爬了起來。從書包裏拿出一張黃色的紙張,那是老師今天剛給他頒發的“三好學生”獎狀。

他又拿出抽屜裏的一個藍色手劄,右手抓著筆在上麵的一項畫了個勾,代表著初二這一年一個目標的完成。

王農從小就被爺爺灌輸農民思想,讓他不要去想升官發財,更不能有一些邪魔外道的想法,這也是他對孫子的愛。他希望王農可以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可是王農骨子裏就是有一種倔強,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家裏的窮苦生活。他勇敢而堅強,從小學到如今初二,得的各類獎項都貼滿了青磚牆上,有的已經褪了色,有的還是新的。

爺爺雖然表麵上搖頭歎氣,可王農知道,爺爺其實是很高興的。有一次,他放學回家,透過窗戶看見爺爺正站在榮譽牆前,癡癡地望著那些獎狀,那一刻他臉色是掛著笑容的。

當然,最鼓勵自己學習的還是他的老爸王大田了。王大田常常埋怨父親小時候沒有讓他讀書,如今在社會上混不下去,種田又不賺錢。他隻能拖著半老的身子骨去縣城工地幹活,不然怎麼養得起他眼中優秀的兒子。王農摸著那張獎狀,心想要是父親知道自己又得了獎準會開心的。

他手裏抓著獎狀,不知不覺睡著了,嘴角掛著笑容,也許是屬於自己的片刻自豪占據了心房,可他不知道的是,今天夜裏他將夢見自己的父親。

而夢中那個熟悉的背影,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