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見後,好不驚訝:“掌教師伯,你這劍果然是神兵利器,此時黑夜,借著月光,便已光華奪目,不知是何名字?有何來曆?”
掌教見歸真詢問,自己也是來了興致,於是回答:“此劍名曰定光,乃是殷商王太甲所鑄,此劍可聚日月光輝於刃尖。”
二人於夜空之中,淩空飛度,掌教長居道觀,雖然於夜晚出遊,但是見得此時夜景也是心情大好。
不由得口中說道:夜月荒林飛仙過,九州涇渭洛陽行。
亂世晴空誰人度,道法乾坤玉宇清。
歸真聽了,前兩句是在說二人奔走,後麵的便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隨口問道:“師伯,後麵兩句是何意思?”
掌教聽聞回複:“此時皇權不固,百姓疾苦加重,我等修道順天,理應除奸佞,匡王道啊!”
歸真聽後甚是欽佩掌教胸懷天下,但是更覺寒冷,隨後雙臂加緊抱住肩膀,哆嗦更加明顯。反觀掌教,修為深邃,可避寒暑,正在淩空賞景。
二人於空中沿著渭河飛行了一段,此處河邊群山林立,荒野偏僻,隻見定光劍劍光一閃照於河麵。忽然“撲通”一聲,一個巨大黑影從河麵躍起潛入水中,那黑影目測五丈多長,不知是何妖物?
歸真心中一驚,隨口問向掌教:“掌教師伯,剛才那是何物?”
掌教看後,轉向歸真說道:“應是渭河魚妖,此物隻是身形巨大,尚不可興風作浪。且我也未聽聞此物傷人性命,你大可放心,隻是以後途經此地,盡量拔高,不要給它可乘之機。”
“阿…是,弟子知道。”歸真聽後回答,心想這麼大一條魚妖,哪日我若自己前來遇到可如何是好,想罷再次說道:“師伯,可否給個什麼符,可以降此妖怪啊?”
掌教聽聞,點頭應是。一個時辰之後,隻見渭河經過一片險峻山嶺,而後豁然變寬,且渭河水速明顯變緩。此時距二人不遠有一篇燈火星點之處,根據火光數量以及麵積可以知道,那裏應該是一碩大城鎮。
掌教遙指城鎮,對著歸真說道:“那裏便是陝州,我們方才所過險要水域,便是大禹治水所留的人門、鬼門、神門的三門峽。我們順著陝州直奔東去,便是洛陽。”
說罷,二人繼續向東飛去,又飛了半個多時辰,此時快到四更,果然又見到一片碩大城鎮,此處便是洛陽。
掌教說道:“此次前來所行之路,你可記好?由於時間緊迫,我們便不進城了,李大人家父的地址,我們返回長安,由李大人告之於你。為掩人耳目,我們速返回長安。”
歸真聽後說道:“好的師伯。阿嚏!阿嚏!”說完連著打了兩個噴嚏。隨後二人立即向來時路程回返。
這一去一回將近四個時辰,此時深秋,天色已長,待二人返回張家墳地,卯時過半天還未亮。
隨後掌教從手中取出一符紙交予歸真,說道:“這符紙乃是千裏聯絡之用,子母兩張,我將子符給予李大人,他若有事便對此符念動咒語,你這符紙便會抖動發熱,你便立即去長安城中洛陽驛館去尋李大人。切記,事關機要,不得誤事。”
歸真結果這符紙,放於懷中,口中說道:“弟子謹記師伯教誨。阿嚏!”
“我這邊去李大人那,你略受風寒,與你養元丹一枚,可去風寒,好生休養吧!”掌教說罷,飛身離去。
歸真接過養元丹,見得掌教師伯走遠,趕緊回屋用熱水服下這粒丹藥,此時渾身僵冷,頭腦發蒙,鼻涕直流,跑到床上用棉被裹好,過了好半天才暖和過來,片刻之後安然入睡。
不知多久,歸真忽覺胸口抖動發燙,自己迷糊醒來發現快到中午,忽覺胸口發燙,方才想起掌教所說的子母符,用手一摸,果然是它在動,心想:李大人有要事相見。
歸真幾日皆未睡好,現在還有困意,那丹藥雖然起效,但是仍然不甚舒服。但是見得要事在身,不能懈怠,強打精神,踏鬥笠尋小路飛往長安城外,後下鬥笠步行入城來到洛陽驛站。
這途中那母符隔一炷香時間一動,歸真覺得如此頻繁,定是大事,心情沉重不知是何事如此驚慌,擔心李大人恐有不測。
詢問驛站到得李大人所住的獨院,院落不大,有幾排屋,歸真和那李全打過招呼便朝正屋走去,此時符紙還在抖動。
歸真進入正屋後,見到李大人正在桌旁喝茶,李大人見歸真來到麵露喜色。歸真未等李大人開口,便急忙湊過去耳語李大人:“李大人,何事如此焦急?”
李大人聽後,慢聲說道:“哦,我試一試這符紙是否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