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醒後頭腦發蒙,不知此刻是幻是真,但是回想方才夢中之事,著實覺得神妙。這外丹法術從簡到難,從粗俗到精深。
初級者隻是練習配藥,和熬藥無異,皆為湯水,還練不出固態精華;隨著丹藥的逐步深入,所需藥材種類越來越繁多,尋找越來越難,而且所需的熔煉時間越來越長,要求越來越苛刻,需要人在近前保證丹鼎溫度不變且受熱均勻,此舉在中等程度的丹藥便要要求在旁守候七天之久,如此嚴格,煉丹之人修為低下定成不了此事。
歸真回想最精深的幾種丹藥,其話語是“需臣民二昧,九九凝丹。”這話說的歸真自己思索,臣民二昧是何意思。九九明顯是時間,需要八十一日的煉製,恐怕這人不是仙人也是度了天劫的得道高人。
不過歸真心想,我可以從簡單的湯藥開始,白天我便可去船王村和那陳老先生討教此等藥方是否合理。所需藥材在陳郎中和張家藥鋪那裏均可購買。
歸真忽然回想到昨晚那婦人說,可於夜晚三更去驪山找他,歸真覺得我若非呆傻,怎麼會於三更去深山尋一妖怪。隨後不由得苦笑,但是轉念一想,驪山是皇帝遊玩狩獵的地方,皇帝都喜歡那裏,景色定是不錯,我可於白天去那裏轉上一轉。
歸真想罷,起身從窗戶縫隙探望窗外,隻見此時月已西斜泛白,繁星皆已不見,看樣子已過五更,馬上便要天亮了,歸真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已經睡了一天一夜。
歸真收拾好屋內雜物,便開始練功,兩番套路過後,歸真見太陽也出來了,便收了勢準備去驪山一轉。
早飯一畢,歸真便收拾好行裝,踏上鬥笠,淩空飛起,拔高五丈,於樹林之上遠望可見南方凸起的山林。待得歸真離近,發現此事山林上樹木大多清脆,真可是有四季不凋之木。這驪山山形瑰麗,峰巒疊起,遠遠望去,好似一匹駿馬凝神遠眺,躍躍欲奔。確實配得這一個驪字。
歸真看罷,這山景靜中帶動,活潑人心,見者皆喜於內心,四季皆有綠色,給人感覺生機盎然,好一個仙人居所。
歸真越飛躍近,自己也隨之拔高,淩空遊山,居高望遠,目澈心舒。向上而行直至山頂,隻見此處坐落一道觀,雖然不是很宏大,但是精雕細琢,別致有佳,不像尋常道觀。裏麵正有道士在清掃院落,歸真怕被人發現,便降低高度隱於樹林,離得十仗距離觀看道觀上有三個金字,上寫“老君殿”。
歸真心想,此處景色秀麗,道觀典雅精致,確實配得祖師清修,不知此觀何人所建。
歸真並未繼續多想,扭轉方向,飛向遠處的另一處山峰,那裏也有一處宮殿。這座宮殿古樸莊重,看似曆史悠久,但是翻新之處仍是明顯,可見此處也是供有神明,歸真同樣飛至近前,看得此宮名字“老母殿”。
歸真心想老母,即使驪山老母,那就是女媧娘娘啊。這驪山果然是神明久居之處。
向西有一個高峰,此峰高於其他山峰不少,歸真拔高前往,到得近前,隻見有一堡壘似的建築,此物周圍無有樹林,但是此處也沒用人煙,歸真放心落下,看到有一塊牌匾,上寫“烽火台”。此處便是那周幽王博取褒姒一笑,傾覆江山社稷的那座豐碑。
歸真在向西看,有一較矮的山峰綿延坐落著一片樓閣,看上去甚是華麗,有一屋舍煙囪冒出炊煙,應該正在做飯。那處可能就是華清宮,此處清幽寡靜,景美山靈,難怪那唐文宗在此處不願回宮。那華清宮定比這兩處清修之地更加奢華,我倒要看看有個什麼新奇之處。
想罷歸真便在樹林頂部高度向華清宮飛去,由於居高臨下,歸真看到院落裏有點點行人走動,院外圍牆也是有人定點巡回,看來此處有人長期駐守。
歸真從樹林之間接近華清宮的院牆,選了一棵茂密樹木藏於樹頂,發現牆外兵卒巡邏,院內也是樹木眾多,受了這山上靈氣,裏麵的樹木也是高大繁茂。歸真見兵卒轉身去別處巡回,趁機從這棵樹飛至院內樹頂,而後仔細觀察。
院內雖然也有兵卒,但是並不似院外那般眾多,而且多為門口站崗,不是流動巡守。隨後歸真發現不遠處一個最大的宮殿門上掛著牌匾“湯泉宮”。那院門有幾名兵卒看守,院門緊閉,自己從樹頂飛入剛好不被發現,於是歸真順勢飛入,見那湯元宮有一窗敞開,自己屈身飛入,不發一絲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