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喜愛下象棋,閑時也常與朋友切磋。離休後,我無事時擺擺車馬炮,殺上幾盤,不僅能調節情緒,還能陶冶性情。受此影響,老伴也慢慢喜歡上了下棋。
那天,我正準備外出下棋,老伴提出要和我下一盤。我知道她才接觸象棋,決定讓她雙炮、雙車,可老伴堅決要平等對弈。第一盤,我就被“雷”倒了。原來,我隻是認為小卒過河後隻能向前走。可老伴認為可以後退,不然小卒不是太憨了嗎?而且,我的馬不如她的馬,我的馬都是蹩腿馬,而她的馬從不蹩腿,見我的馬,照吃不誤。更絕的是,老將不能見麵,她就要見麵。第二盤開即,我認為:必須堅持原則,不能讓她的小卒往回走,不能讓她的馬亂踏,更不能讓雙方將軍“會談”。不到10個回合,我的一個“馬後炮”把她的帥將死了。老伴不服氣,又下了兩盤,以3∶0結束“戰鬥”。後來,我便常在家陪她下棋。每次輸了棋,老伴要我幫她找原因,她的下棋水平也慢慢提高了。
一次,媳婦出差一個月,兒子讓老伴去幫忙照顧孫女。沒想到,一個月後,老伴一回家就提出要和我對弈。10多個回合下來,我開始敗退,最後我可憐的老將被困。我吃驚地問老伴怎麼進步這麼快?她說是在電視上看的,又買了棋譜和書籍。我沒想到,師傅居然敗在徒弟手下!
從此以後,我倆棋逢對手、難分難解。今年5月,小區老年活動中心組織象棋競賽,我倆都報了名。但是,我在第四輪就敗下陣來,老伴卻過五關斬六將得了三等獎。
古人曰:“善弈者長壽。”無論是“楚河漢界”的象棋,還是“黑白分明”的圍棋,都是調節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妙方。當弈棋時,心神集中,意守棋局,神情專一,雜念盡消,或謀定而動,談笑風生,一決勝負,樂在其中。當一舉勢成,則心中亮快;一著失誤,牽動全局,又緊張分析,專意謀略。神情有弛有張,心潮一起一伏,起著調節心神之功。
弈棋可防病,也可致病。需要注意的是,下棋時間不宜太久。弈棋之趣誘人,往往使人“弈而忘返”。如果通宵達旦,雖外無倦容,但實心內耗。所以,為了健康考慮,我和老伴一般殺盤三四局,即各自收兵。
下棋貴在堅持,要當成一項養生長壽的運動對待,堅持一周下三四天棋,一天隻下一兩盤。有時,我們把象棋帶進公園,打太極拳累了後便在石桌上下一盤,更加舒坦開心。如今,我和老伴在“戰場”上是對手,走出“戰場”又是白頭偕老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