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此,宮人們又對釀成禍端的劉道合咒罵不止,言及這老妖道欺世盜名胡亂煉丹,讓無數人差點替他背了黑鍋,其中罵得最為帶勁的,當屬三清殿內那些道士,畢竟劉道合以前可是搶了他們的飯碗,如今新愁舊恨相繼,咒罵得自然是酣暢淋漓。
另外還有一事,在宮廷內亦是傳到沸沸揚揚。
這次能夠查明中毒原因,全賴一個不肯留下姓名之人的檢舉揭,不僅如此,那人還寫下一篇諫聖人服食丹藥疏,陳詞服食丹藥之弊,聖人虛心納諫,對這篇諫疏讚歎不已,不僅在早朝上傳給眾大臣品讀,更將此疏張貼長安城門,供庶民百姓觀看。
一時之間,此事傳為朝野佳話,不少人更對那不肯留下姓名的諫言者好奇不已,紛紛猜測之人身份。
嗡嗡哄哄的議論聲中,6瑾依舊是不顯山不露水,還是文學館那個普普通通的棋博士,見到婉凝平安歸來,他一直懸著的心終是放下了,而待到婉凝重返講授庭院那一,院內更是歡聲雷動,宮娥們全都高興不已。
6瑾也沒有出言幹涉,就這樣笑眯眯地望著宮娥們向婉凝表示祝賀,庭院內頓時一片熱鬧。
那晚6瑾夜探三清殿,現丹藥秘密,盡管搶到了丹藥,但對如何交給朝廷,他卻有些一籌莫展。
畢竟丹藥也算是他強搶而來,加之夜行宮禁罪名亦是不,倘若由他自己出麵揭穿之事,那就尤為不妥了。
於是乎,6瑾想到了一個辦法,將丹藥送入太醫署,並擱在了太醫令公事房案頭上,他相信以太醫令的正直秉公,一定會作出公正的處理。
在放置木匣之際,6瑾望著案上留有紙筆,當即心思一動,就著月光奮筆而書,寫下了那篇諫聖人服食丹藥疏,沒想到卻被聖人采納,如何不令6瑾大覺意外。
盡管朝廷對於諫疏稱讚紛紛,然6瑾卻不敢暴露身份,畢竟他還需要潛伏在宮內追查阿爺下落,若是被朝廷知曉他具有夜行宮禁的膽量和本事,成為羽林軍重點的關照對象,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想到這裏,6瑾不禁笑了笑,心內一片輕鬆之感。
信步走在宮道之上,6瑾步履悠閑,精神大好,身上那領青色的官袍也如他的心情一般,飄飄揚揚飛袂不止。
走得沒多遠,他突然看見一抹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道旁涼亭內,淺笑莞爾,顧盼生輝,猶如一朵盛開在花圃中的鮮花般光彩照人。
6瑾站定身形,兀自暗歎道:這李令月雖是宮娥,然卻美豔不可方物,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生平所見最美的女子,如今二八之齡便有這般姿容,假以時日那還了得。
“看見奴站在亭中,6兄為何裹住不前了?”太平公主依舊是一身宮娥的服飾,信步出亭身行曼妙,搖曳之姿如同弱柳扶風,嬌靨蕩漾出了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