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就是中國
領導藝術
作者:崔立如
美國當前的對外戰略調整,首先基於一個基本認識: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和美國的國際地位正在發生曆史性的重大變化。
重新確立輕重緩急
毫無疑問,維持其對國際事務的主導地位,是美國全球戰略始終不渝的大目標。為此,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戰略調整,就是要根據麵臨的主要挑戰和美國現有的資源和能力,重新確立輕重緩急,進行力量配置,采用能適應新形勢特點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麵進行考察。
首先,從戰略態勢來看,隨著前述變化,美國的全球外交從冷戰後的大擴張轉入一定程度的收縮,退出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就是最明顯的表現。它的收縮會有不同的重點,並非在所有的地方都收縮,但總體的態勢是收縮。
其次,美國全球戰略一般都會維持外交和內政的平衡,目前內政因素更加突出,國內議程占據了美國領導人更多的精力,而且內政對外交的牽製加強,國內政治的極化對外交形成很大影響。
再次,安全和經濟兩方麵的影響有所變化。在前述大形勢下,經濟是美國需要應對的最主要問題。當然這離不開外交的配合。亞太地區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未來最大的市場,其中中國又是美國要麵對的最主要的變量。從經濟層麵看,美國將中國看作是“亞太的中國”,其對華政策是其亞太政策中的對華政策。中美經濟競爭加劇了,所以合作或者爭取合作是其政策的重要方麵。當然,另外幾個方麵它也不會放手,比如安全問題始終是美國的一個基礎,它從來都不放棄。美國不會改變以實力為後盾的方針,但是它對動武保持相對的謹慎,軟實力變得更加重要。為此,它的目標方針、態勢也產生變化。
主要戰略對手就是中國
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非常明確:就是中國。中國的崛起,是美國外交上要應對的重大戰略問題。中國的崛起是全方位的,在經濟帶動下,包括政治、戰略、安全、軍事、文化等方麵綜合地位獲得提升。當今的中美關係是第一大與第二大經濟體的關係,其複雜性的增加不隻是體量上的原因,還帶有性質方麵的變化,就是我們所講的“利益捆綁”與競爭加劇並存。如此不同的兩個大國之間形成這種斬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這在曆史上是沒有過的。現階段,最重要的新發展是中美之間“戰略競爭”問題。這裏講到“戰略”主要涉及的是政治和安全方麵。而且它不僅是雙邊的,還牽涉到地區和某些全球性的問題。所以,當前美國外交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處理中美之間這種戰略競爭關係。顯然,戰略競爭突起增加了發生兩敗俱傷對抗的危險,而這是中美兩國都不希望看到的情況。中國提出“新型大國關係”議題得到美方的響應,就是要應對這個重大戰略問題。顯而易見,中美之間的“競合交織”關係大大不同於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美國決策圈中的主流意見相當明確,將當時對蘇的遏製政策今天拿來對華,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