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險的維生素(2 / 3)

服用劑量帶來的危險

大部分人都把維生素看作是一類非常安全的補劑,並認為,我們服用得再多也不會發生副作用。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在服用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時(如血液稀釋劑),如果服用大劑量維生素E,會增加患出血性疾病的危險。2004年年初,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每日服用400國際單位或以上的維生素E(市場上有些維生素E製劑每粒含有1000國際單位),會增加服用者的死亡危險。此外,擅自長期大量服用煙酸這種維生素,會導致肝髒損害及其他一些副作用。同樣,過量服用維生素A會增加肝癌與肺癌的危險,並有可能造成胎兒缺陷以及降低骨質密度。

消費者往往疏忽的是,一些加工食品以及所謂的“節食”食物(無論是餅幹還是能量棒),都額外“強化”了某些維生素與礦物質。甚至某些瓶裝水、果汁、汽水等也添加了這類營養素,以使其產品顯得更加有利於健康。研究表明,超量補充維生素會導致嚴重副作用甚至致人於死地,盡管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但畢竟存在。

專家指出,維生素的服用量超過推薦標準就會發生問題,其中包括骨質疏鬆(攝入維生素A過多所致)、神經性疾患,如頭痛、眩暈、注意力不集中(葉酸攝入量過大而維生素B6、B12的攝入量不足,或是維生素B12的攝入量過多,而維生素B6與葉酸攝入量不足)。

管理部門疏於監督

維生素類製劑還缺乏政府監督,從而引起了維生素類保健品使用的混亂,由此帶來了潛在的危險。作為美國維生素類企業的門戶網站——消費者實驗室,最近檢測了21種不同品牌的複合維生素製劑,結果發現有11種沒有達到治病要求的標準,其中有些甚至沒有達到產品包裝上的承諾。

而對複合維生素B製劑的分析結果表明,有一半的產品其葉酸的含量沒能達到產品說明所承諾的水平。

實實在在的益處

並不是所有的消息都令人沮喪。許多研究表明,維生素D在鈣質的吸收與促進骨骼健康方麵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向人們建議:50歲以下的成年人,每日要補充1000毫克鈣質與4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3;50歲以上者,每日補充1200毫克鈣質與800-1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無論是從飲食中攝取還是補充這種維生素製劑均可。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不但會導致癌症的發生,而且還能引起其他一些疾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維生素D的攝入量普遍不足。

對某些人而言,許多維生素的攝入量可能還需高於專家推薦的標準劑量,如孕婦就需要額外補充葉酸來預防胎兒先天性缺陷症;還有成千上萬貧血的年輕女性,她們通過補充鐵劑會得到健康的好處。絕經後的女性,為了減少骨折危險,可以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那些具有老年黃斑變性危險的老年人,會從補充抗氧化劑與鋅元素中獲益。

食療還是服用藥片

顯然,這還要根據維生素作用的不同來做出相應的選擇。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服用維生素與礦物質製劑的效果遠不如從食物中獲取這類營養素的效果好。

盡管有研究表明,從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C、維生素E與β—胡蘿卜素能夠防治心髒病,但是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服用這些維生素的藥片,並沒有顯示出保護心髒的效果。美國對8.1萬名具有嚴重心髒病危險的女性跟蹤調查了9年之久後發現,使用這類維生素製劑來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證據還不夠充分。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博士羅伯特·埃克爾是預防心髒病學專家,他說,作為防治疾病的一種手段,除了服用維生素藥片之外,采用健康平衡的飲食結構對預防這類疾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過去30年來最確切的證據表明,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鹽分與飽和脂肪的攝入、減肥、進行中等強度鍛煉、舒緩心理壓力以及戒煙等,是防治疾病、預防英年早逝最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