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食堂管理員老梁的檔案無懈可擊——我分析特務如果想偽造一份檔案,應該易如反掌——不知道是不是對我的猜測、判斷有所質疑,抑或是我作為一名學徒的水暖工人微言輕,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在接下來的會議上,調查小組的領導宣布了一個讓我感到相當驚訝的結論報告。
報告是這樣寫的:
“69·6·1”事件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惡性的安全事件!
事件造成了一人死亡。
事件造成了某廠機加工車間鍋爐房爆炸,房頂部分坍塌,鍋爐全部毀壞。
事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在全國上下一片大好形勢下,在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凱歌聲中,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
聽領導宣讀到這裏的時候,應該說,我的心裏還是懷著十分的興致的,因為領導所宣讀的結論報告當中,許多措辭,諸如惡性事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等,與我所作出的特務炸毀鍋爐房的判斷基本符合。然而,調查組的領導再往下宣讀,我就覺得結論報告開始改變味道了,並且那味道越來越帶有了讓人很不舒服的感覺。
領導接下來是這麼說的:
“69·6·1”事件完全係違反操作規程所致。
水暖隊工人常立本同誌(男,35歲,政治麵貌:群眾)、金子英同誌(男,18歲,政治麵貌:共青團員)、鄭曉靜同誌(男,18歲,政治麵貌:共青團員)三人,在明知另一名工友趙武同誌(男,45歲,政治麵貌:群眾,該工友已因事故身亡)在鍋爐當中進行鍋爐修補操作的情況下,貿然違章拆卸鍋爐片,並使用十八磅大錘及超長撬杠在鍋爐頂部猛砸、在鍋爐底部狠撬,致使鍋爐於瞬間斷裂並隨之發生傾覆。鍋爐的傾覆導致工友趙武同誌重傷,後經多方搶救無效死亡。
結論報告宣讀到此處,調查組領導喝了口水,之後放下報告,補充了兩點。
第一點是相關的操作規程。
他說按照鍋爐維修的操作規程,在拆卸鍋爐片時,應該首先確認鍋爐裏麵沒人,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是人命關天的!隻有在確保鍋爐裏麵無人的前提下,才可對鍋爐進行拆卸操作。除此之外,拆卸鍋爐片無論是使用砸還是撬的辦法,均應該對所使用的工具,大錘和撬杠有所選擇,要選擇大錘合適的磅數和撬杠合適的長度,從而保障在拆卸鍋爐片的過程當中,大錘不會因為磅數過大和撬杠長度過長,對鍋爐施力過大,造成鍋爐損毀或坍塌。
第二點是阿基米德原理。
領導說,此次“69·6·1”事件常立本同誌所使用的撬杠長度,超過操作規程中所規定的長度標準30厘米,順便提示一句,阿基米德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他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這說明什麼?說明撬杠的威力,說明杠杆兒的原理,你不遵循它,就會出問題。常立本同誌的撬杠過長,長了30厘米,其撬動的力度自然就會過大。再補充一個細節:機加工車間鍋爐的鍋爐片呈“門”字形,請大家留意這個“門”字,“門”字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上麵重,下麵輕!屬於嚴重的頭重腳輕的勢態!我們測算過,一扇鍋爐片重量是200公斤,而這個“門”字的上半部分就占了整個鍋爐片重量的90%,這樣一個嚴重的頭重腳輕的比例,站還站不穩當呢,你再選用超長的撬杠撬,選用超重的重磅大錘砸,不言而喻,事故自然也就出來了。同誌們啊,血的教訓要記住啊!
說完了這兩點,領導掃視了一眼會場,清了清嗓子,重新拿起了調查報告,繼續宣讀:
有關鍋爐房爆炸事件,領導小組會同安全生產專家經過實地勘察,得出結論:
某廠“69·6·1”事件鍋爐房發生爆炸,係乙炔氣體在空氣中含量過高所致。乙炔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氣體,爆炸前水暖隊青年工人金子英同誌,曾私自使用乙炔氣會同高含量氧氣,為該廠夥食科食堂管理員梁景和同誌焊接自行車大梁,焊接後據金子英同誌回憶未關閉乙炔氣罐,從而導致乙炔泄漏,鍋爐房乙炔氣體含量過高,待鍋爐發生傾覆時,由於鍋爐片在摩擦中產生了火花,乙炔氣體被點燃並發生爆炸。
領導一口氣將事故調查報告宣讀完畢。
會議室裏一片沉寂,鴉雀無聲。
領導再次端起水杯,很響亮地喝了一口水,之後又很響亮地讓水經過了喉嚨。水經過他喉頭的時候,我看見他的脖子使勁兒地扭動了一下。
喝完水,領導就把報告的幾張紙拿在手裏,在會議桌上戳齊,然後很仔細地放進他的公文包。放好報告,調查工作便圓滿結束。於是,主席台上的其他領導和專家們,便紛紛站起身來用笑臉朝向了領導,領導也立即站起身來,很優雅地把手伸出去,和身邊的其他領導及專家們依次用力地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