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牛根生的競爭智慧
蒙牛總裁牛根生深暗競爭與合作的道理。在早期蒙牛創業時,當有記者問:蒙牛的廣告牌上有“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字樣,這當然是一種精心策劃的廣告藝術。那麼請問,您認為蒙牛有超過伊利的那一天嗎?如果有,是什麼時候?如果沒有,原因是什麼?
牛根生答到:沒有。競爭隻會促進發展。你發展別人也發展,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雙贏”,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一個地方因競爭而催生多個名牌的例子國內國際都很多。德國是彈丸之地,比我們內蒙古還小,但它產生了5個世界級的名牌汽車公司。有一年,一個記者問“奔馳”的老總,奔馳車為什麼飛速進步、風靡世界,“奔馳”老總回答說“因為寶馬將我們攆得太緊了”。記者轉問“寶馬”老總同一個問題,寶馬老總回答說“因為奔馳跑得太快了”。美國百事可樂誕生以後,可口可樂的銷售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大幅度增長,這是由於競爭逼使它們共同走出美國、走向世界的緣故。
在牛根生的辦公室,掛著一張“競爭隊友”戰略分布圖。牛根生說:“競爭夥伴不能稱之為對手,應該稱之為競爭隊友。以伊利為例,我們不希望伊利有問題,因為草原乳業是一塊牌子,蒙牛、伊利各占一半。雖然我們都有各自的品牌,但我們還有一個共有品牌‘內蒙古草原牌’和‘呼和浩特市乳都牌’。伊利在上海A股表現好,我們在香港的紅籌股也會表現好;反之亦然。蒙牛和伊利的目標是共同把草原乳業做大,因此蒙牛和伊利,是休戚相關的。”這就不難理解,在伊利高管出事以後,牛根生和他的蒙牛為什麼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說了很多好話。
雄鷹振翅高飛,劃過長空。那一片湛藍包容了它的不羈,承載了它的穩重,為此,藍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麗。鯉魚擺尾洄遊,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許了它的活躍,收留了它的靈動,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職業人士不論是在商場還是在職場,都存在激烈而殘酷的競爭。與老板、與客戶、與同事、與下屬、與對手,都要擺正競爭與合作的關係,以利人利己的共贏思維做大市場,做大事業,而不是以“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賭氣競爭心態,非要搞出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4.學會寬容,理解體諒
寬容和忍讓是人生的一種豁達,是一個人有涵養的重要表現。沒有必要和別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別人爭強鬥逞,給別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
什麼是寬容?法國19世紀的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生躍上新的台階。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明白很多道理。
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麵。集中自己的智力,去進行有益的思考;集中自己的體力,去進行有益的工作。不要總是企圖論證自己的優秀,別人的拙劣;自己正確,別人錯誤。不要事事、時時、處處總是惟我獨尊;不要事事、時時、處處總是固執己見。在非原則的問題和無關大局的事情上,善於溝通和理解,善於體諒和包涵,善於妥協和讓步,既有助於保持心境的安寧與平靜,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和團隊環境的穩定。
寬容有五大好處:
(1)寬容的人愛記住別人的好處,總是心存感激,所以很多人樂意幫助他;
(2)寬容的人能與人同樂,給人快樂;自己也是隻記快樂,不記煩惱,所以他總是快樂比人多;
(3)寬容的人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肯定別人的長處,所以他的朋友很多;
(4)寬容的人善解人意,能夠體諒別人,尊重別人,所以願意與他合作的人很多;
(5)寬容的人對別人寬容時,必定對自己寬容,因而計較得少,知足常樂,所以他的幸福感很高。
5.善於妥協,和平共處
現代生活中,妥協已成為人們交往中一道不可缺少的潤滑劑,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場上,買家與賣家經過討價還價,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成立。在國際衝突中,衝突雙方各自作出讓步,才迎來和平共處的共贏局麵。
然而,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協似乎是軟弱和不堅定的表現,似乎隻有毫不妥協,方能顯示出英雄本色。但是,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實際上是認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逐漸由依賴與被依賴的關係,轉向相互依賴關係。以市場經濟下所形成的買方市場為例,買家與賣家的關係變為相互依賴,使得討價還價流行開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肯做出任何妥協,那隻能失去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機會,成為最終的失敗者。
柳傳誌曾送給他的接班人楊元慶一句話:要學會妥協。現代競爭思維認為,“善於”妥協不是一味地忍讓和無原則地妥協,而是意味著對對方利益的尊重,意味著將對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同樣重要。在個人權利日趨平等的現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隻有尊重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善於妥協就會贏得別人更多的尊重,成為生活中的智者和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