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3)

桂花茶

桂花茶除富於寓意和用作觀賞以外,還是窨製花茶,提煉芳香油和製造糖果、糕點的上等原料。桂花茶以廣西桂林、湖北鹹寧、四川成都、重慶等地產製最盛。廣西桂林的桂花烘青、福建安溪的桂花烏龍、四川北碚的桂花紅茶均以桂花的馥鬱芬芳襯托茶的醇厚滋味而別具一格,成為茶中之珍品,深收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桂花烘青還遠銷日本、東南亞,賣價超過質量上等的烏龍茶。尤其是桂花烏龍和桂花紅茶研製成功,為烏龍、紅碎查增添了出口外銷的新品種。在我國,適製花茶的桂花主要有金桂、丹桂、銀桂、四季桂。金桂:常綠喬木,枝梢淡褐,葉具短柄,對生,長橢圓狀廣披針形,兩頭尖,上部邊緣有細齒,花在葉腋形成聚傘花序,小花梗,花初開淡黃,後變為金色,具濃鬱芳香,果實橢圓形,呈藍紫色,開花期為9月。主載品種有圓葉金桂(杭州)、鹹寧晚桂(鹹寧)、球桂、柳葉蘇桂(武漢)等。丹桂:為金桂的變種,花色較濃,近金紅色,香氣稍淡。主載品種有'砂丹桂'、'大葉丹桂'等。銀桂:為常綠喬木。枝葉密茂,雌雄異株。葉橢圓形,對生,先端短尖,呈深綠色,花呈聚傘花序,花冠四裂,裂片呈橢圓形,香氣濃鬱,是窨茶香的主要原料,開花期為9月,品種有'純白銀桂'等。四季桂:本品種除8、9月開花較多外,四季都能開花,花黃白色,香氣淡雅,是觀賞花的主要樹種,因花的產量較低,窨製花茶少用。桂花香味濃厚而高雅、持久,無論窨製綠茶、紅茶、烏龍茶均能取得較好的窨花效果,是一種多適性茶用香花。主要的桂花茶有:

(1)桂花烘青是桂花茶中的大宗品種,以廣西桂林、湖北鹹寧產量最大,並有部分外銷日本、東南亞。主要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墨綠油潤,花如葉裏藏金,色澤金黃,香氣濃鬱持久,湯色綠黃明亮,滋味醇香適口,葉底嫩黃明亮。

(2)桂花烏龍是“鐵觀音”故鄉福建安溪茶廠的傳統的出口產品,主銷港、澳、東南亞和西歐。主要以當年或隔年夏、秋茶為原料。品質特點是,條索粗壯重實,色澤褐潤,香氣高雅雋永,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明亮,葉底深褐柔軟。

(3)桂花紅碎茶是西南農業大學製茶教研室根據國際市場“芳香茶”風靡歐洲的發展趨勢,以天然桂花窨製紅碎茶添香以代替人工加香的紅茶所到取得的一項成果,產品送往美國、法國獲得好評。主要特點是,外形顆粒緊細勻整,色澤烏潤,香味濃鬱,甜爽適口,湯色紅亮,葉底紅勻;加工成袋泡茶香韻尤為細膩悠長,久久不散。

玳玳花茶

玳玳花茶是我國花茶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由於其香高味醇的品質和玳玳花開胃通氣的藥理作用,因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被譽為“花茶小姐”。暢銷華北、東北、江浙一帶。4-5月開白花,香氣濃鬱,果實扁球形,當年冬季為橙紅色,翌年夏季又變青,故稱:“回青橙”,因有果實數代同生一樹習性,亦稱“公孫桔”。玳玳花每年開花兩次:春花:開放在4-5月上旬,較白蘭,茉莉早,但花期短,僅1個月左右,而花量占全年采收量的90%以上,鮮花質量也好。因此,采花應及時,窨茶用花應采其花朵已開而未開足的為宜。夏花:主要開在7-9月,很少采收,多讓其結果,但專供作花茶之玳玳,則也采花作窨茶原料。采收多在清晨含苞欲放時進行。玳玳花茶一般用中檔茶窨製,頭年必須備好足夠的茶坯,貯於幹燥、冷涼的環境中,讓其綠茶風格保持如常尤忌黴變。窨製前應烘好素坯,使陳味揮發,茶香透出從而有利玳玳香氣的發展。玳玳的開放度與香氣的濃淡有密切的關係。未開放稱“米頭花”,香氣低淡,含苞待放者為“撲頭花”,芳香物隨花瓣開裂而散發,進廠後稍攤,散發悶熱味後就可窨花,效果最佳;第二種稱“開花”,花瓣開裂,花蕊顯露,芳香物質已揮發,香氣低。因此,進廠之鮮花應立即攤放散熱,厚度4-6厘米,雨花則要等表麵水蒸發後才會“破頭”開放,故應輔以風扇使表麵水速蒸發。由於玳玳花瓣厚實,芳香油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才容易散發,因此常加溫熱窨,以有利香氣的揮發和茶坯吸香。將茶花拌和後,送上烘幹的機加溫,出烘後立即圍囤窨製。

花茶品飲

花茶是詩一般的茶葉,融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體的茶中藝術品。在花茶中,茶葉滋味為茶湯的味本,花香為茶湯滋味之精神。茶味與花香巧妙地融合,構成茶湯適口、芬芳的韻味,兩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品飲花茶,先看茶胚質地,好茶才有適口的茶味,窨入一定花量,配以精湛的加工技術,才有好的香氣。花茶中蘊含香氣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三項質量指標:一是香氣的鮮靈度??即香氣的新鮮靈活程度,與香氣的陳、悶不爽相對立,二是香氣的濃度??即香氣的濃厚深淺程度,與香氣淡薄浮淺相對立,一般經過三次窨花,花香才能充分吸入茶身內部,香氣較為濃厚耐久;三是香氣的純度??即香氣純正不雜,與茶味融合協調的程度,與雜味、怪氣、香氣悶濁相對立。這種香氣的質量鑒別,隻有評茶師和飲茶愛好者長期品嚐積累經驗,才能細細地辨別出來,這就是評茶的藝術。

泡飲花茶,首先欣賞花茶的外觀形態,取泡一杯的茶量,放在潔淨無味的白紙上,幹嗅花茶香氣,察看茶胚的質量(烘青、炒青、曬青及嫩度、產地等),取得花茶質量的初步印象。茉莉花茶有一些顯眼的花幹,那是為了“錦上添花”,人為地加入的茉莉花幹是沒有香氣的,因此不能看花幹多少而論花茶香氣、質量的高低。但花幹色澤白淨、明亮,為好花幹的標誌,黃褐深暗,為花幹質差的表象。

花茶泡飲方法,以能維護香氣不致無效散失和顯示茶胚特質美為原則。對於衝泡茶胚特別細嫩的花茶,如茉莉毛蜂、茉莉銀毫、茉莉東風茶一類特高級名茶,因茶胚本身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衝泡時置杯於茶盤內,取花茶二三克入杯。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衝泡,隨即加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手托茶盤對著光線,透過玻璃杯壁觀察茶在水中上下飄舞、沉浮,以及茶葉徐徐開展、複原葉形、滲出茶汁湯色的變幻過程,“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堪稱藝術享受,稱為“目品”。衝泡3分鍾後,揭開杯蓋一側,鼻聞湯中氤氳上升的香氣,頓覺芬芳撲鼻而來,精神為之一振,“香於九畹芳蘭氣”、“草木英華信有神”。有興趣者,還可湊著香氣作深呼吸,充分領略愉悅香氣,稱為“鼻品”。茶湯稍涼適口時,小口喝入,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配合的動作,便茶湯在舌麵上往返流動一二次,充分與味蕾接觸,品嚐茶味和湯中香氣後再咽下,如是一二次,才能嚐到名貴花茶的真香實味。此味令人神醉,正如宋人範仲淹茶歌所說“茶味今輕醍醐”、“茶香兮薄蘭藏”。綜合欣賞花茶特有的茶味、香韻,謂之“口品”。民間有“一口為喝,三口為品”之說,細細品啜,才能出味。一開茶飲後,留湯三分之一時續加開水,為之二開。如是飲三開,茶味已淡,不再續飲。通過三開茶湯的鼻聞、口嚐,綜合領略茶味的適口度和香氣的鮮靈度、濃度、純度後,三香具備者為“全香”,茶形、滋味、香氣三者全佳者為花茶高品、名品、珍品。泡飲一般中檔花茶,不強調觀賞茶胚形態,可用潔白瓷器蓋杯,衝泡100℃沸水後蓋上杯蓋,5分鍾後聞香氣,品茶味。此類花茶香氣芬芳,茶味醇正,三開有茶味,耐衝泡。泡飲中低檔花茶,或花茶末,北方叫“高末“,一般采用白瓷茶壺,因壺中水多,保溫較杯好,有利於充分泡出茶味。視茶壺大小和飲茶人數、口味濃淡,取適量茶葉入壺,用100℃初沸水衝入壺中,加壺蓋,待5分鍾,即可酌入茶杯飲用。這種共泡分飲法,一則方便、衛生,二則家人團聚,或三五親朋相敘,圍坐品茶,互談家常,較為融洽,添增團結友愛、和睦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