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沒有為取消試點的事情去花費心思,反倒把他和張長順的矛盾公開化了。事情還得從試點說起,前段時間,縣裏一個勁兒地催報試點的情況,長順則盯著要取消試點的進展,兩下裏一齊發力,趙建國吃不消了。你想啊,試點是縣委的決定,趙建國作為分管領導,抓試點是分內的事兒,如果沒有進展,你的態度和能力都成了問題,無法向縣委交差。同時,趙建國也不敢上報取消試點的申請,雖說這事是長順授意的,但作為分管領導,上報就等於是默認,是讚同,也是嚴重失職,同樣無法向上交待。兩件事交織在一起,擇不開剪不斷,讓趙建國進退兩難。無奈之下,他想到了給鄭書記寫封信,彙報開展試點的前後經過,同時也為自己開脫。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這封信不僅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張長順的命運。
鄭書記沒打招呼突然來五區檢查工作,到了之後點名要聽運動開展情況的彙報,由於事先沒有溝通,長順一點兒思想準備都沒有,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他用眼神兒示意趙建國來彙報,趙建國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長順寒暄之後說了幾句客套話,就把趙建國推了出來。趙建國真不含糊,翻開筆記本,看都沒看一眼,就侃侃而談地彙報開了。從領導重視、周密部署,到精心組織、發動群眾,從開展四大、試點引路,到整頓、改進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觀點、有事例,絲絲入扣,頭頭是道。趙建國滔滔不絕的彙報,聽得鄭書記不住地點頭,心裏十分欣賞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腦瓜兒靈透,能說會寫,啥事兒一點就通,問什麼張口就來,說出話來一套一套的,不像那些工農幹部,個個都是悶嘴葫蘆,就知道悶頭兒傻幹。與鄭書記的感受截然相反,趙建國的彙報聽得張長順臉上發燒,心裏那叫不是個滋味,雖說他給自己解了圍,但彙報的東西都是些沒影兒的事兒,竟然讓他說得有鼻子有眼兒,跟真事兒似的。長順想不明白,現在這些年輕人滿腦子就是想進步、想當官兒,專揀領導愛聽的說,能把幹魚兒說蹦嘍,扯泡都不帶眨巴眼的,幹事一點兒都不踏實,這樣的人反而討領導喜歡,提拔得也快。
趙建國子虛烏有的彙報,聽得鄭書記異常興奮,連聲誇讚小趙區長思路清、對策準、進展快、效果好,給全縣的工作帶了個好頭兒,作出了表率,當即決定半個月之後在這兒召開全縣的現場會,以此推動全縣運動的深入開展。雖說趙建國彙報的是五區的工作,現場會也要在五區召開,但鄭書記對長順和五區的工作卻隻字未提,好像他這個區長根本就不存在似的。長順並不計較這些,他所擔心的是這個事情怎麼收場,一旦成為全縣的標杆兒,孫老師等幾個人的**分子坐實了不說,凡事兒都要先行一步,很多做法都要先在你這兒試驗,成熟了再往全縣推,不知道又要整出多少妖蛾子。長順真恨不得抽自個兒嘴巴,當初怎麼想的,讓趙建國分管這個事情,到如今事情越整越大,已經回天無力了。
長順光想著以後的事情了,連鄭書記問他的話都沒聽清,張口結舌地“啊”了兩聲,趙建國趕緊給他提醒兒,“鄭書記問你,現場會在這兒開有問題沒有?”
“沒有,一點兒問題沒有!”長順滿口應承,書記已經拍板兒的事情,困難再大也得克服,“鄭書記,隻是我們在這方麵沒經驗,您得多指導。”
“那是當然的,會議由縣裏具體組織,你們負責協助。不過,這個現場會是我縣的重頭戲,關係下一步全縣運動的深入開展,隻能成功,不準失敗,所以要下一番工夫,要把人民群眾真正發動起來,把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真正搞起來,把**分子全部揪出來,徹底清算他們的罪行,以此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跟黨走,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鄭書記看出長順有點兒心不在焉,擔心他把會議搞砸了,特意把籌備工作交給了辦公室,又強調了會議的重要性,以引起重視。
“好,好,我們一定全力配合,按照要求做好相關工作!”長順看出鄭書記有些不悅,趕緊明確表態支持。心裏卻暗自叫苦,鬥爭在五區先行一步,非得折騰個底兒朝天不可!
鄭書記走後沒過兩天,縣委**辦一位姓王的副主任帶著一個工作人員就來到了五區,牽頭兒籌備現場會,五區派出了趙建國為首的三人小組,全力配合籌備組開展工作。
長順的心情糟透了。每天上班,他不是上大堤看防汛,就是下村裏檢查工作,反正就是不在機關露麵兒,有事兒也找不著他。一來呢,他是躲心靜兒,現場會還沒開,風兒已經傳出去了,孫老師等幾個人是鐵定的**,很快就要清算,這幾家人都坐不住了,有的四處喊冤,區裏找完縣裏找,有的哭天抹淚兒,沒心思上班工作。長順接待了兩次,除了安慰之外給不了任何答複,也無法做出任何承諾,心裏充滿愧疚和自責,但又無法表露,隻能咽在肚裏。二來呢,是不想過多地摻和現場會的事兒,會兒是縣委開的,什麼事兒都得聽他們的,區裏一點兒家兒當不了,隻有聽喝的份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幹脆讓他們去折騰吧,眼不見心不煩,還省得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