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入城後行至玄武街,停在了一個尋常的府邸門口,布置異常的簡樸,甚至可以說是簡陋,隻是門口牌匾上書“鎮國公府”四個字,體現出府邸主人身份尊貴!大周開國近七百年以來共立二十三位國公,當朝就有三位,分別是鎮國公袁守義,威國公秦英與以故的護國公李元烈。
老人領著三個孫兒穿過花園來到客堂,叫過一個仆人,“去請三家的人過來。”這些仆人都是跟了老人多年的老仆,自然知道老人說的三家是哪三家。答了個喏就退了出去。
“大爺爺,這次回來就別走了,我們幾個天天過來給您請安。”謝言立在老人身後,邊給老者揉肩,邊獻媚的說。
“言哥哥,你每天起那麼晚,怎麼請安啊。”魏大猛在老人左側給老人揉腿小聲的說。
“請安又不分早晚!”謝言爭辯道。
李玉弓揉著老人的右腿無奈的搖頭。
老人看到這一幕臉上笑容更勝,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大周,沒有娶過親,也沒收養過義子,好在他的幾個結拜兄弟都有兒女,待他如生父一般,幾個子侄的孩子也和他特別的親,他也就別無所求了,當初幾個兄弟勸他找個女子成婚,不為別的,怎麼說也得延續下他袁家的香火啊,甚至把姑娘塞進他房裏也未見成效,還差點兄弟反目。皇帝也勸他,大將軍為國戎馬半生,要是不留下子嗣,你百年以後你的爵位我該賜給誰啊?可是他卻說“外賊未除,內賊未戮,山河未還,失地未複,我袁守義若是成家愧對袁氏列祖列宗,愧對先帝對袁家大恩大德”皇帝一聽,這都說到我爹身上了,還怎麼勸啊,於是也不就不提這件事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一老仆到大廳通報:“將軍,魏將軍和少將軍們都到了。”這些老仆都是跟隨過老人多年的士卒,所以對老人還是稱呼為將軍,而對老人的子侄是稱呼少將軍。
“哈哈哈。大哥!你回來都不通知三弟一聲,三弟我可要燒你的國公府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透過層層的院牆傳了進來。
李玉弓和謝言趕忙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跑去,本來聽到這聲音想躲起來的魏大猛一看二人迎了出去也一咬牙跟了出去。
三人迎至二門前,便見的一老仆引得眾人向這走來,又向前行了幾步,身施長禮,口中叫道,“給三爺爺請安,給父親,各位叔叔請安。”因為他父親謝皓是這些人裏的大哥,而後李玉弓也道“給三爺爺請安,給各位伯伯請安。”再看魏大猛,這小子居然直接跪倒在地,“給爺爺請安,給各位伯伯請安。”說完“嘭”的一聲,一個頭就磕在地上,眾人看的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嶗山的玉石板,刀斧都難傷,這一個頭磕下去玉石板上居然出現了個裂紋。李玉弓心裏歎了口氣“唉,我終於知道大猛為什麼傻傻的了,還有又不是祭祖,不用跪的啊。”
為首的老者表情十分有趣,哭笑不得,“大猛啊…唉,來人,去看看少爺的頭破沒破,唉…”然後邊向前走邊搖頭。這時屋裏的老人也走了出來,老人一出來,眾人連忙來到老人身前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抵胸,“末將西京十二營統領,謝皓拜見上將軍”“末將大周元烈軍領軍,李灃拜見上將軍!”“末將大周磐石軍領軍,李沂拜見上將軍!”“末將大周百騎營統領謝皊拜見上將軍!”“黃天在上,佑我先祖。後土在下,保我子民。紅日當空,護我山河。旌旗烈烈,與我斬敵。岐山鳳鳴,國運不止!渭水滾滾,大周永興!”雖然隻有四人,但喊出來的氣勢卻讓李玉弓三人汗毛直立,仿佛是千軍萬馬在大喝一般!
“起來,起來,快起來,今日又不是在營中,不用行禮。”老人看著四人心中非常欣慰,當年跟隨他伐齊滅楚一群毛頭小子都成長為統兵一方的將領,以後自己死了也有臉去見自己的兄弟了。“你們這群毛頭小子,終於都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