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鬼穀學術與大周將門(2 / 3)

魏大猛也不知聽沒聽見謝言的話,放下手問“你說顏師布置的課業什麼時候交上去好呢?”“你說我們一會去陽春醉吃飯時要不要來點杏花酒?”然後非常認真的看著兩人。

李玉弓和謝言愣了一下,這個傻大個,和他說這些簡直是浪費口水。

“今日休沐,先回家請安,這一學段可是累死了,晚上要是出來放鬆一下,想必我父親是會同意的。”李玉弓感覺和魏大猛說這件事也是浪費時間,就換了個話題。

“這樣也好,這七天的課業情況我還要向我爹爹報告,然後去你家找你。”謝言想了想說到。

魏大猛一聽兩人要回家,立刻瞪大了眼睛“我們不去吃飯了啊,我都餓了!”

其餘二人對視一眼,互相抱拳,道了聲,慢走,然後快步走出了講院的大門,隻留下魏大猛在身後大喊“你們也得去找我啊!要不我爺爺不會讓我出來的!”

李玉弓和謝言不一會就到了書院大門前,門外隻剩四輛接人的馬車,這時三個小廝和一個麵容慈祥老者從馬車後向這邊走來,“二少爺(少爺),謝少爺(李少爺),車在這邊。”“兩位少爺,我家猛少爺為何還未出來。”兩個小廝就要引著自家少爺向馬車走去,還有一個仆人在一旁發問,李玉弓和謝言停下了腳步,步調非常一致的踢開了自家的仆人,並瞪了一眼魏家的家仆,魏家家仆脖子一縮,退到了自家馬車旁,就見得李玉弓與謝言整理了下衣衫,便跪倒在地對那個老者行禮,口中喊道“大爺爺好!”兩個被主子踢倒在路旁的小廝非常詫異,“這老頭誰啊?能當的起我家少爺這麼大的禮嗎?”魏家家仆也是一臉茫然,這些將門的達官顯貴自己都見過啊,沒有這號人啊?老頭也不推諉,滿臉笑的都是褶子,“好,好,好,都長大了。”老者把二人扶了起來,“你們兩個啊是越長越精神嘍,身子骨也比以前壯實的多了。”“大爺爺,您是什麼時候回來的,為什麼家裏都沒人通知我一聲,讓您在這裏等我們,要是累到了您,就算家裏不抽死我們,我們也沒臉活著了。”李玉弓佯裝生氣的說。

“就是,就是,大爺爺。”謝言在一旁附和。

“呸,呸,呸,你們兩個才多大就死,死的,我還等著抱重孫呢。”老者咦了一聲,連忙說,“這次回來的挺急的,沒來得及告訴他們。”兩人知道可能關係到一些朝堂上的事情,這不是自己可以打聽的,就沒有繼續問下去。

“玉哥哥,言哥哥你們一定要去找我啊。不然我真的出不來,我爺爺會把我腿打折的!”

李玉弓與謝言一聽就知道是魏大猛追了上來,笑著站到了老者身後。

這時魏大猛也從書院大門裏衝了出來,目光不停的尋找著謝李二人,在目光鎖定了兩人後突然看到他們身前還有一位老者,魏大猛仔細一看,猛地跪在地上“大爺爺好!祝大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身體健康,嗯嗯…還有,還有”魏大猛一下子把自己會的吉祥話兒都說了出來,實在想不起別的了。

老者也是一愣,看向謝李兩人,李玉弓一下就懂了,確實大猛這些年長的太著急了,就小聲說到“大爺爺,這是大猛啊。”“大猛?可是延兒家的大猛?”老者神情突然變得異常激動,“正是延叔的孩子。”李玉弓答道。老者不知為何眼淚忽的流了下來,“好孩子,來,讓大爺爺看看,怎麼長這麼高,比你爹爹可高多了。”老者伸手把魏大猛扶起,可是魏大猛一站起來又比老者高出了一個頭,“好孩子,低低頭讓大爺爺好好看看。”

魏大猛看著老人濕潤的眼眶,不知如何是好“大爺爺,您怎麼哭了,是不是餓的啊,沒事我們一會就去吃飯。”謝李二人很是無奈,你小子,就不能想點別的嗎?

“哈哈哈,是猛兒餓了吧,好啦,咱們這就走,吃飯去。”老者聽到魏大猛充滿天真的話,不由得笑了起來,於是就吩咐仆人下山。

四輛馬車前後而行,而三位少爺都在老者的馬車上,馬車晃晃悠悠的行了兩個時辰,才從山上回到了大周帝都——西京。

大周立國至今已有七百餘年,國傳三十代,六十八帝,看起來是國運長久,可中間發聲了太多的事情,本來的國都也不在西京,而在平京,但周曆六百七十六年,也就是獻帝十三年,位於青州的封國齊國叛亂,齊威王趙擷稱帝,舉兵攻打周國,周國看似國力強盛,實則千瘡百孔,再加上獻帝昏庸無能,用人不當,齊軍日克十三城,僅僅兩天就兵至平京城下,獻帝大驚,選擇棄城逃亡,在一些對大周忠心的將士的護送下,百官從平京一路逃亡到了遼西城,才擺脫了齊軍追殺,但剛剛也說了將士是對大周忠心,而不是獻帝。百官經曆了國都被破,舉家流亡這樣的事情,對獻帝失去了僅存的一點敬畏之心,於是文武百官聯合起來,逼獻帝退位,並擁獻帝的弟弟宋王姬真為新帝,也就是周昭帝,當今天子的父親。昭帝繼位後,改遼西為西京,這就是現在西京城的來曆,並發布詔書,召集諸侯,討伐齊國,當然這些事情我們以後在敘。其實當時獻帝的兄弟並不止宋王一人,除了和他同母的宋王外還有湘王,異母的封王有七人,為什麼當初百官選擇的是宋王而不是其他封王,這其中的緣由就不為他人所知了。當年經曆過那件事的大臣隱居的隱居,薨逝的薨逝,在想去探其究竟也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