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山
“陳哥,陳哥,咱們大當家來信了,問我們有沒有糧食多,有多運多到北邊去,北方大澇,今天沒有收成,大當家要咱們運糧食過去。”
陳輝看著剛送來的信,又看著桌上另一封信,兩封信內容一樣:“我早知道了,大當家的相公派人送了信來,也是要我們運糧,怎麼大當家的信又跟關來了。”
石頭撓頭:“我不知道,陳哥我們怎麼辦。”
“去看看有多少糧食可以用,除了留下山上的糧食和明年的種子,都運去,然後去山下看看,跟鄉鄰們說說,有糧食多的話,從庫裏拿銀子去收,千萬不能搶,我們現在不是山匪。”陳輝把兩封信收起來,然後跟著石頭和小虎子一起去清點糧食。
“陳哥,咱們除了留種子和山上的口糧,大概還能有兩萬多斤,這挺多的,真要全運去,好多錢呢。”小虎子有些不樂意,這是他們辛苦種出來的,還指望著能過人豐收年呢。
陳輝拍小虎子的頭,搖頭道:“小虎子,大當家需要糧食,再說了,咱現在不缺錢,糧食夠吃就行了。”
“大當家……好吧。”小虎子咬咬牙,再也不看那堆被清點好的糧食,生怕自己撲上去抱著不讓裝車。
鳴山這邊的糧食收得分外好,而溫湯也同樣很熱鬧,郭逸南原本以為會很難收得上來的糧食卻很快收了上來。一個小小溫湯,水田不足萬畝,卻收上來了幾百萬斤糧食,郭逸南傻了眼了。
細點過數量以後,郭逸南更傻了,整整百萬斤稻穀,按一個人一天一斤計算,足夠幾十萬人過三個月到開春種糧食耕地了。(誇張了別拍偶)
郭逸南還再三確定問交糧食的農人,家裏有沒有留足夠吃的,今年要買糧食可再也買不到了。
農人們大都會用力點頭,然後數著銀子滿足地笑著離開。
當近千萬斤糧食由朝廷和江湖人士以擴鳴山眾人送到北方時,各地的低迷氣氛終於有所提升,人們的臉上也不再是愁苦與悲痛。
糧食的問題解決了,魏然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防疫,她以前的公司就是做醫藥的,所以對於這些格外上心。
而且這幾天也漸漸收治了幾例發熱的病人,噢,忘了提,江歸墨醫術不錯,雖然比不了沈醉,但比唐小樓那半吊子要好多了。
“江先生,怎麼樣了。”
江歸墨一邊洗手一邊深思,聽到魏然問他話,才回過神來回話:“還好,沒有惡化的跡象,再下幾貼藥應該可以治愈。隻是這病症容易傳染,怕不久後,整個北方受了水災的地方會有不少類似的病人。”
“流行疾病會是這樣,關鍵還是要做好防疫,四處的環境都要消毒……”
江歸墨在一旁聽得糊裏糊塗,防疫,流行疾病,消毒,環境每一個詞都很陌生:“杜夫人,你在說些什麼?”
魏然終於意識到,她剛才用了一些現在還沒出現的名詞,於是抬頭笑了笑,嘿嘿地道:“沒什麼,我是說防勝於治,隻要內外潔淨通風,吃的東西要保持潔淨,就可以減少病症發生。”
江歸墨這回聽懂了,看著魏然說:“這些我也想得到,可關鍵是百姓們不懂得,我們也不能一個一個去告訴他們吧。”
“宣傳冊……”三個字脫口而出,魏然終於知道她應該幹些什麼了。
於是開始著手製作災後防疫消毒手冊,首先當然是消毒,其次是口服中藥預防,這部分魏然不懂,交給江歸墨。然後是災後的生產、重建,這個魏然不懂,江歸墨也不懂,魏然在當地找了熟悉生產、建築的匠人和農人,一直商量著問。
最終製定出了一本恒朝最具有影響力的防災手冊《度厄書》,上麵寫著應對水災的一切辦法,以後災後防疫、疾病控製以及後續的恢複生產、和災後重建等等事宜。
冊子發出去後,魏然特地到外麵看了看效果,四處聽聽看看,發現了不少值得高興的改變。
“哎呀,這個不能吃,你沒看《度厄書》上寫,要吃新鮮飯菜,吃什麼都要煮熟煮透。”原來是有人在吃生藕,另一人在如此阻止。
另一邊有幾個婦人在曬洗床單被子,婦人甲:“大嫂子,你家的床單怎麼一股子醋味兒,不嫌酸得慌,可不是咋天晚上你家男人惹大嫂子吃醋了吧。”
婦人乙笑著回答:“我擰死你個壞嘴的,你難道不知道,《度厄書》寫,用醋薰蒸可以防止生病嗎,趕緊回去用醋薰薰吧,求個安心。”
“喲,我們都還不知道呢,看來也得趕緊回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