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節目或書刊裏的許多暴力、色情等情節,對於年幼無知的孩子的行為發展影響也很大。1971年美國學者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一組八九歲的兒童每天花一些時間觀看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卡通節目,而另一組兒童則在同樣長的時間裏觀看沒有攻擊性行為的卡通節目。同時對這兩組兒童所表現的攻擊性行為加以詳細的觀察和記錄,結果發現,觀看攻擊性卡通節目的兒童,其攻擊性的行為有明顯增多的現象。另據研究證明,經常看攻擊性影視節目的兒童,尤其是男孩,長大以後就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
(四)個人對性格的自我培養具有重大意義
盡管性格的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人的自我調節潛能是難以想象的。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塑造性格。青少年在形成世界觀之後,能根據世界觀來調節他們的行為,性格形成從被控製者變成了自我控製者,能產生一種“自我鍛煉”的獨特動機。在這種動機支配下,他們力求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主動尋找榜樣、確定理想,並給自己規定發展某方麵品質的行動規劃,有意識地注意行為的練習。一般地,自我培養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所以,誘導學生進行自我性格培養,也是育人者不可忽略的任務。
(第二節)認識自己的性格
古語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每個人都不想在人生的路途上遭到失敗,每個人都想擁有甜蜜的愛情、美滿的婚姻、幸福的家庭、親密的朋友、信賴的知己、騰達的事業、輝煌的成就、別人的仰慕……這一切的得來,離不開機遇與自己的拚搏。而首先要做和必須要做的,不是戰勝外在,而是戰勝自己,不是了解別人,而是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主要是指認識自己的性格——自己是內向的?封閉的?自卑的?懶惰的?虛榮的?偏執的?浮躁的?狹隘的?貪婪的?怯懦的?多疑的?無論哪種性格,不要懼怕,你能夠克服!歌德說過:“人人都有驚人的潛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與青春,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萬事全賴在我。”性格是可以塑造的!自己是外向活潑的?開朗樂觀的?坦率的?勤奮的?穩重的?堅毅的?不要太過高興,仔細找找自己的缺陷!
我們生來與眾不同,世界上隻有一個自己,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和你一模一樣。我們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沒有誰是絕對的性格優越,也沒有誰是絕對的一無是處。同一種性格特征,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有不同的利弊結論,關鍵是你在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後如何去發揮性格的長處和力量。比如你可能是孤僻偏執的,因此你的朋友會很少,生活乏味,沒有快樂,但你卻可能超乎尋常地專心研究某個科學問題或刻苦工作,而在事業上更易成功。
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要找出長處和缺陷。長處要保持,缺陷應克服。隻有這樣,才能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麵獲得成功。
幾千年前,刻在阿波羅神廟門上的神諭就告誡過我們:“認識你自己!”在真相這麵鏡子前好好端詳一下自己,認真反思一下行為,不要為自己的怯懦找任何借口,不要為了表麵的浮華用虛假的東西來裝飾自己,不要懼怕真相帶給我們的壓力。
心理學的迅速發展已經為人類解決了許多的難題,但是直到今天還沒有解決人類自身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認識你自己”!
今天當我們重新來審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會有許多想法與期待,那就讓我們來共同探索這個人類的難題吧!
“認識你自己!”
“認識自己的性格!”
認識自己的性格,離不開性格測試。世界上惟一不變的就是“變”。人的性格也是不停在變的,沒有一個人會是100%的屬於某種性格類型。通過測試,你就會把握住性格的脈動,引導它變向完美,變成成功。
可是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你必須先對自己有些客觀的認識,才能夠通過測試得出自己的性格特點。如果對自己一無所知或者不肯理性承認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那麼即使做出了自認為應該的選擇,也沒有什麼意義。
怎樣才能在測試之前客觀地評價自己呢?請朋友幫忙是個不錯的辦法。你要懷著一顆坦誠的心,請朋友們告訴你,在他們心中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你會發現你自己的判斷往往和朋友對你的看法並不完全一樣,甚至有很大出入。
這個測試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博士菲爾在著名女黑人歐普拉的節目裏做的,挺準確的。回答問題時一定要依照你目前的實際情況,不要依照過去的你。這是一個目前很多大公司人事部門實際采用的測試。
【題目】
1.你何時感覺最好?
a)早晨
b)下午及傍晚
c)夜裏
2.你走路時是:
a)大步的快走
b)小步的快走
c)不快,仰著頭麵對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