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得癌才戒酒(3 / 3)

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我覺得,現代社會中真正做自己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都沉浸在職場生涯的迷失中,沉湎於人際關係的酒缸裏,而離自己的本心越來越遠。中醫理論認為“情誌致病”,就是說當一個人處於某種不良的情緒裏,時間長了就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導致疾病。而長期過量飲酒,無疑會使人“情誌致病”,所以,我決定戒酒,並且勸服老爸也戒酒,請他回歸到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中來。

老媽對我說:“你不是得病了才戒酒,幾年前你就喝得少了。”

我說:“有了家庭之後,我就不怎麼喝酒了,甚至經常有意回避一些酒局,因為我害怕成為真的‘酒鬼’,我更害怕變成老爸這樣的‘酗酒’之人,說真的,我不想讓雲子傷心,更不想當仔仔的反麵教材。”

老媽對老爸說:“你自己也是醫生,我們不反對你適量喝酒,適量喝酒可以舒筋活血,養生益壽,可你還是屢次喝酒,屢次醉酒。你早就由脂肪肝轉為了肝硬化,莫非你還要時刻喝酒、時刻醉酒,非得喝出個肝癌來是嗎?”

老媽說著說著,不禁掩麵而泣。我怕老媽傷心過度,趕緊把她扶回我的病房,讓她躺在床上,之後我回到了老爸身邊,發現他已哭成個淚人。

此刻,我不想打擾老爸,於是我又一個人回了病房。

我想他一定聽懂了老媽的意思,也一定很心疼我的遭遇。可不是嗎,人生如酒,歲月如歌,麵對妻子孩子,麵對大病之災,我們沒有理由不選擇珍惜,更沒有理由一錯再錯。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歲月在雕琢著你們的容顏,也在磨礪著我們的心境,假如酒在我們曾經的記憶裏留下過美好,那麼何不讓美好繼續?隻要美好能夠繼續,我們日漸寧靜而豐盈的心靈,就能更多地感受到這輩子我們做親人的溫馨。擁有和失去,往往可能隻是一個轉身,一個瞬間,我們寧願把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撇開,而把你們緊緊擁在懷裏,當作寶貝。

等老媽把老爸請回了病房,並且一起躺在了地鋪上,我才眯上眼睛準備睡覺,可是,我剛一眯眼,開始的那個夢境又浮現在腦海裏,我想繼續走進那個夢裏,卻怎麼也回不去……

醫生囑托,病友須知——釋放自己的負麵情緒

1.無論患上什麼癌,病友們總會鬱鬱寡歡,其實,釋放自己的負麵情緒是一種很好的解壓方式。

我常常會回想一些發生在我小時候的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我的學習成績差,是怎麼被人看不起的;父母吵架的時候我表現出來的無能為力;第一次與小夥伴打架被打得屁滾尿流的樣子;初戀怎麼失敗的;“北漂”創業過程中的種種艱辛與不順以及婚姻磨合期的悲傷與無奈,等等。

盡管時間已經久遠,但仔細想來,還是能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悲憤,把這些帶有嚴重負麵情緒的悲憤講出來,或者哭著釋放出來,應該是一種很好的解壓方式。

2.把恐懼情緒通過訴說或者書寫釋放出來。

得了癌症的人內心沒有恐懼是假的。我覺得,既然有恐懼就要說出來,不要悶在心裏。要勇敢地承認自己是個脆弱而且恐懼的人。比如害怕失去妻子、孩子;害怕失去父母和兄弟姐妹;害怕自己的事業因為生病受到嚴重損害;害怕同事的背叛和上司的責難;害怕沒錢治病;害怕家破人亡……

3.隻有真正正視這些負麵情緒和恐懼心理,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隻有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釋放自己,讓自己的心靈徹底得到洗禮,從而變得坦然和從容起來。這對於良好的治療預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