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吃盡人間苦,曆盡人間難”“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吃苦”理念,明顯帶有潛在的官本位和階級意識,正在並且還在不斷地侵蝕著許多年輕人的身心,進而逐漸釀成不可預知的、身體上的“大苦”。
不知道西方的教育理念裏有沒有“苦盡甘來”的教育理念,但我知道“自食其力”不等於“自吃其苦”;“勞動有意義”不等於“勞動出成果”;“快樂學習”不等於“拚命學習”。
如今,我之所以寫“苦”,卻不叫“苦”,我隻是想說,盡管“苦”是一種文化,但並非“勢在必得”。一如現在的我,除了分析之所以得大病吃“大苦”的緣由,更希望挖掘出人性中最原始的那些“善”,用震顫靈魂的聲音,喚醒人們丟掉“必先苦其心誌”的意識,修身養性,順其自然。享受著“快樂地學習”“開心地生活”,何苦來哉?
醫生囑托,病友須知——放化療後的口腔護理
1.為什麼放療患者幾乎都會出現咽喉疼痛,口腔潰瘍等情況?
醫生說,口腔、咽喉疼痛是鼻咽癌患者放療時最常見的副反應,常在放療兩周左右開始發生。患者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腫,出現點、片狀白膜,患者會有咽幹、咽痛、吞咽疼痛、吞咽困難等表現。此外,放射治療時,由於腮腺受到一定程度的照射,所以放療過程中及之後腮腺功能會受一定抑製,患者主要表現為口幹。這些均會影響到進食。
2.鼻咽癌放療患者的口腔護理要注意什麼?
醫生說,口腔內的腺體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減弱,常有口幹、咽部幹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為使這些症狀減輕,我是這麼做的,常備一個飲水瓶,經常濕潤一下口腔。每天飲水量在2000ml以上,經常用金銀花、麥冬或者羅漢果泡水喝,使口腔黏膜濕潤。如果嘴唇幹燥,就用唇膏抹擦。
我的經驗是:鼻咽癌放療後,為了保持口腔清潔,可自配淡鹽水漱口,每日4~5次。淡鹽水的配製方法是:在500ml溫開水中加氯化鈉(熟鹽)3~4g(約小半匙)即可,或用多貝氏液含漱,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要有1分鍾。同時,用鼓頰和吸吮交替動作漱口1~2分鍾,以清除鬆動的牙垢。潰瘍局部自噴塗西瓜霜噴劑,並做張口和咬牙運動,使口腔黏膜處充分進行氣體交換,破壞厭氧菌的生長環境,防止口腔繼發感染。口腔潰瘍疼痛影響進食,所以,我餐前30分鍾用複方維生素B溶液100ml+2%的卡因5ml,口含2~3分鍾,能減輕疼痛,勉強進食。
因為鼻咽癌放療患者容易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咽喉疼痛,口腔疼痛等症狀,而且進食狀態不佳,這樣營養狀況就會差,不利於治療。所以,學習相關口腔護理方法,對於鼻咽癌放療患者來說是很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