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隻在印度扶植親中勢力,將讓他們來管理印度地區,並沒有像英國人一樣對印度人進行殘酷的壓迫,這也是印度人對大清帝國普遍存有好感的原因之一。而對於大清帝國來說,印度的廣大,是不可能完全由自己來管理的,將印度劃分為無數個小的政治區域,這對大清將來,更好的管理印度和治理印度,將印度變成一個大清帝國的小弟很有益處。
印度人的曆史很多都是從中國人的史書上學去的,他們對於自己的曆史並不是很清楚,而印度語與西藏的文字與語言都有幾分相似。大清政府決定在印度推行漢化教育,將漢語變成印度人的官方英言,就像後世裏英國人將英語變成了印度的通行語一樣。
大清陸軍的事情已經完成了,而在印度洋的海軍卻不能因此而放鬆警惕,畢竟在孟加拉灣,還有一支實力相當強大的英國印度洋艦隊。這支艦隊也許對大清帝國的海軍無法形成巨大的威協,卻對大清帝國的運輸線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在海軍部的命令之下,大清海軍一麵對英國印度洋艦隊進行嚴密的監視,一麵海上運輸線進行保護,保證大清帝國運往同盟同的物資不受到英國海軍的破壞。在北京,鹹豐親自坐鎮大清帝國的戰爭做戰總指揮總。
指揮總裏的世大的沙盤,幾乎能夠將整個指揮部都占據掉。在這裏,國防部長石達開,全軍軍事作戰參謀長李秀成,以及海軍大臣餘永航,都日夜不停地在圍著這個巨大的沙盤轉。印度戰場結束之後,鹹豐第二天便一大早來的指揮部裏。
他臉色有些發白,但是精神卻很好,一時門他便直奔沙盤邊上,對著在場的三人說道:“印度戰場,我們打得相當不錯,但是英國人的印度洋艦隊不解決掉,始終是帝國的威害。餘永航,你接下來有什麼看法?“
陸軍的事情完了,隻有海軍還擔當著巨大的責任,因此鹹豐一來便將話題轉到了海軍部的身上。餘永航正與幾位海軍參謀商議這事呢,見鹹豐問起,便指著沙盤上向鹹豐說道:“陛下,目前,英國人丟失了印度這個最大的補給基地,形勢會越來越不妙的。因此世覺得,現在不該是我大清著急的時候,而是英國人的著急的時候,沒準他們的海軍部現在正想著怎麼把帝國的艦隊趕出印度洋呢!“
鹹豐點了點頭,笑道:“倒是朕心急忽略這一項了。那你接下來準備怎麼做。繼續與英國人在印度洋幹耗嗎?這會讓國家的財政支出變得很艱難的。那可是大清帝三個艦隊啊,每天的消耗可想而知了。跟英國人士耗著,不符合帝國的利益。“
石達開與李秀成也將目光轉向了餘永航。現在全國的軍隊都在劇增,軍費開支也在與日劇增。但是陸軍的消耗還比不上海軍的一半,可想而知,海軍每天的消耗是多少了。
似乎知道他們都會想到這一個部題一樣,餘永航神秘兮兮的一笑,大步走到牆的一張世界地圖的前麵,拿起一根指揮棒指在一處說道:“陛下,各將大人,請看!現在帝國的海軍麵對英國印度洋艦隊,毫無威脅,甚至說要解決英國印度洋艦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我們完全有能力與實力從聯合艦隊裏麵分出一部分實力來,轉向攻擊協約國的其餘地方。“說著他頓了頓,指揮棒重重在澳大利亞的地圖上點了點,說道:“比如這裏!“
鹹豐與石達開以及李秀成頓時精神一振,雙眼泛光地走到地圖前麵若有所思地看著地圖,餘永航接著說道:“澳大利亞地處大洋洲,幾乎隻有這一個國家。由於英國人一直控製著海洋權,因此對於這個孤處海洋上的國家,根本沒有駐紮多少陸軍與海軍。更不會想到我們會分兵進攻這裏。可以說,澳大利亞對我們來說可謂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好--!“石達開撫掌讚道,“好一招釜底抽薪之計。哈哈.陛下,澳大利亞是繼印度之外,英國又一個麵積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如果他們連這裏都丟掉了的話,那時候,英國人就真該急了。印度洋上的艦隊就是想縮在軍港裏不出來都不行了。到時,我們隻要抓住機會,完全能夠一舉將英國印度洋艦隊消滅,將英國人徹底驅除出亞洲!“
“不錯,不但澳大利亞,我們完全可以對大洋洲以及其他的協約國海外殖民地進行攻擊,一旦取得了這些根據地,我們的艦隊就可以伐整為零,四處出擊,威脅協約的海上運輸線。到時候勝利將隻是時間問題。我們穩操勝倦。“這時門外突傳來一個聲音,邊說邊走著,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