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二十五年,當摩洛哥危機提前發生的消息傳到北京的時候,鹹豐感有些手足無措。太早了!整整提前了三十年。按照正常的曆史發展來看,第一次摩洛哥危機應該發生在公元一九零五年。而在這此期間,法國將要經曆巴黎公社的起義運動,德國將在法國造成巨大的傷害。
可是這一切好像都還沒有發生,卻提前發生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公元一八七一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獲勝。法國第二帝國的皇帝--拿破倫三世,與他的十多萬法軍成為了德國軍的俘虜。之後,法國發生了巴黎公社運動,最後巴黎公社失敗,法國“國防政府“當政。
鹹豐沒有想到的是,曆史上懦弱的法國國防政府,這次也這麼“硬氣“了一回,敢跟徹底統一了的德意誌帝國叫板了。按照曆史的發展,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很快就會發生。曆史上一九零六七,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發生,將歐洲兩大集團的矛盾徹底升級到了戰爭爆發的邊緣。在英法俄三國的聯合威逼之下,德國才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巴爾幹島,大力支持奧國與俄國爭奪巴爾幹的利益,從而發生了薩拉熱窩事件,一戰爆發!
大清不能讓一戰這麼快爆發,因為鹹豐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在一戰之前完成。奪取馬六甲的控製權,將英國人的勢力阻隔在南中海以外;徹底解決日本問題,一個完整的日本,並不是鹹豐所能接受的。
鹹豐二十五年三月,收到消息的鹹豐匆匆結束了他的地方考查之旅回到了北京城。一回到北京,他便急急招集了內閣大臣商討對策。
禦書房內氣氛有些嚴肅,各位內閣大臣都一一坐在鹹豐的下首,對於剛剛傳來的摩洛哥危機的事情,他們也是感到有些突然。王韜作為三界連任的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對於此次事件作出了自己的評斷,他微簇著眉頭,沉思了片刻之後,才起身緩緩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對德國很是不利,我看大清是否從中幫一把德國,免得等到臨了,壞了大事?“
“哦--!“鹹豐哦了一聲,不解地對王韜道,“王卿為何如此認為?雖然現在歐洲的三國同盟處於下風,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德國的陸軍,在歐洲是最強大的。而且如果大清出麵幹涉歐問題,必然會引起英法俄三國的介疑,恐怕會有些得不償失!“
他對德國有著天生的崇敬心理。發源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之後的德國,經曆了萬般堅難才有了今天的局麵。可以說如今的德國軍隊能有強大的戰鬥力,與他的發展史是分不開的。早期的德國,隻是一個分裂的聯邦。而普魯士一支,也就是現在的德意誌帝國的創建者們,在早期實際上是一支擁有國土的雇傭軍。
多年的征戰讓德國人擁了嚴謹的軍事作風,在歐洲戰場上縱橫多年。雖然曾經被軍事狂人拿破倫-波拿巴打敗,失去了過大片的領土,但是誰都無法否認,德國陸軍是當之無愧的強勁之旅。
縱觀曆史,兩次世界大戰,在歐戰場上,幾乎每次都是德國以一敵三,單挑了英法俄三個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而且是在沒有海洋優勢的情況之下。有這樣的一個戰爭天才與英法俄對陣,鹹豐倒是不擔心,戰爭的早期就會是一片一邊倒的情形。他擔心的是,戰爭爆發得太早,會使得一些原本在正常曆史之中參加了一戰的小國家,會因此而不出現在一戰之中。
不要小看了這些小國家,在關鍵的時候,他們有可是可以改變一場戰爭結果的最重要的棋子,尤其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樣的大型戰爭。
而王韜的擔憂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他輕咳了一下,對鹹豐道:“陛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聯盟三國,實際上對於德國是沒有多大幫助的。隻要大戰一爆發,在戰爭的早期,德國將無可避免的麵對以一對多的局麵。“
“王大人說的是!“坐在一旁的大清帝國陸軍總長石達開站起身將王韜的話頭接了過去道,“三國聯盟,實際上隻是三國在有可爆發的局部戰爭中,所簽下的中立條約,實際上對德國沒有一點好處!“
望了望王韜,又望了石達開,鹹豐沉默地點了點頭,示意石達開繼續講下去。石達開會意,鄭重地接道:“據大清情報局所得到的情報來看,德奧所簽定的條約,雙方僅僅將共同的矛頭指向俄國。因為奧國在巴爾幹的最大威脅是俄國。而對於德國來說,他的真實目的卻是在歐洲孤立法國,因為法國是阻擋其稱霸歐洲的最大障礙。在談到法國問題的時候,奧國僅僅是以當德國與法國發生戰爭之時,其保證其自身處於中立狀態,並沒有答應出兵幫助德國。因此.“
“因此,當德法發動戰爭的時候,必然會首先以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法國,才有可能調轉頭來對付俄國。這也是德國為什麼會在摩洛哥會議上失敗的真正原因吧?“鹹豐不等石達開把話說完,便自己接過話頭補充完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