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七月,一支由美國與大清海軍共同組建的太平洋聯合艦隊成立。兩國同為防止俄國太平洋艦隊在太平洋上威脅到自己,隨時隨地都準備著同起攻之。
自鹹豐十年以來,由於大清的強大,異軍突起。世界各國的殖民帝國在亞洲的利益分配已經所剩無幾。這一樣一來,雖然各國進入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這為後來的世界大戰埋下了隱患。
隨著歐洲德國人的強大,而英法兩國的相對衰弱。對於占據了全世界將近百分之七十的殖民地的英國,越來越強大的德國再也無法滿足其所占據的那一點點利益了。由於對世界利益分配的不滿,德國於鹹豐十五年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出兵東南亞,從西班牙人手中奪過了馬來西來的殖民權。
但是由於當時德國與大清的關係還處於密月期,各國又急於修與大清的雙邊關係。在有大清的強力支持之下,德國占領馬來西來的舉動並未受到各國過多的苛責。但是德國人將這種退讓視為是自己的一次巨大勝利,更加對世界利益分配不滿起來。
海軍一直是德國的一個致命弱點。在歐洲德國完全處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嚴密監視之下。這是讓急於從世界得到更多利益的德國所無法忍受的。為了能夠完全控製地中海出海口,同時將英國人的海軍從自己的家門口驅除出去。德國一直對巴爾幹島虎視眈眈。
由於普法戰爭的勝利,德國得以全麵統一,將將法國人從德國趕了出去,並迫使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真正報了當年的仇。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德國深恐法國人再次報複自己,於是德國的宰相卑斯漫開始建議德國威廉二世皇帝,采取締結同盟的方法避免法國的報複。
於是德國開始與奧凶帝國以及俄國進行接觸。在他的本意看來,三國同為帝製國家,合作起來應該相對要容易得多。但是由於俄奧兩國在巴爾幹島的利益糾紛,德不得不放棄俄國,而選擇與奧凶帝國締結同盟。
這讓俄國非常憤怒,為了報複德國,也為了維護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俄國終於開始與法國接觸。但是卑期漫怎麼會讓俄法同盟出現。在他的極力勸說與調解之下,德國最終與俄國簽了長達十年的互不侵犯協定。
然而這次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出現徹底將這種平衡打破。德奧兩國開始不斷在巴爾地區製造爭端。這讓俄國人再次感到了危機,而這個時候,俄國與德簽定的十年之約,也將近到期,而由於對自己的自信,威廉二世並沒再與俄國繼約的打算。
鹹豐二十一年,德國與奧凶帝國暗中簽定了互助條約,同時德國為了徹底孤立法國,將與法國爭奪殖民地失敗了意大利拉到了自己的陣營當中,建立了“三國同盟“集團。“三國同盟“的出現,讓俄國與法國更加恐懼,在“三國同盟“出現不久之後,俄國與法國也簽定了內容與“三國同盟條約“內容相似的條約。
而由於德國的海軍擴充,嚴重地影響到了英國皇家海軍在地中海的安全與地霸主地位,鹹豐二十一年末,英國與俄國同樣簽定了一份合作協定,雖然這份協定並沒有任何關於軍事方麵的同盟,但是其目的卻是昭然若揭的。
就這樣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讓整個歐洲陷入了戰爭的迷雲之中。歐洲的兩大對立陣營終於出現。“三國同盟“集團與“三國協約“集團在歐洲的摩擦越來越劇烈,而整個中心就是巴爾幹地區。
麵對歐洲的緊張局勢,大清卻好像是個局外之人一般,仍然我行我素地處理著國內的經濟局勢。鹹豐二十年末,鹹豐再次出動久不不曾現麵的大清天機處。自十幾年前的那一場黃河水災之後,鹹豐已經很久沒有拿起屠刀了。而這一次,鹹豐終於再次拿起了屠刀,在解決國內危機的時候,鹹豐再次微服私防。然而在這過程之中,鹹豐再次看到了吏治腐敗的現像。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這緊要關頭,他怎麼能容得下這些蛀蟲繼續存在?沒有別的方法,隻有一個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