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後,他竟忍不住不重不輕地在談判桌上拍了幾下。而在天津城下損失了三萬多部下的石達開尤其讚成李鴻章的說法。根本不把艾爾所謂的道歉放在眼內,重重了哼了一聲。這時眼看著談判就要進入僵局。受沙皇使命的彼得洛夫不得不站起來為雙方打圓場。
“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了,雖然很令人遺憾和傷心。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就這些再此起雙方的不愉快,因而造成更大的遺憾。幾位代表先生,你們以為如何?“俄國人是打定了主意,這次要將與大清的親係徹底扯清。要不然就憑俄國國內的局勢就能令俄國人頭疼不已。因此彼得洛夫最希望這次和談能快點圓滿解決。
沙皇正等著他將好消息帶回國內呢。
王韜讚同地向彼得洛夫點了點頭,心中暗讚,這個俄國人硬是要得。英法要是能像俄國人一樣識趣,還和談個什麼勁。搞這麼麻煩,實在浪費時間。
他用眼色平息了一下石達開與李鴻章臉上的怒氣,緩緩道:“彼得洛夫先生說的不錯。我們不應該因為過去的遺憾而造成各國百姓新的更加大的遺憾。那麼各位代表先生的政府打算怎麼樣解決我大清因此次大戰造成的損失及傷痛呢?“
三國代表彼此望了一眼不知道該如何說,或者說不知道由誰先開頭說出來。畢竟這種向另一國低頭認錯,並陪償大筆戰爭陪償款的事情,三國也是很少做的。尤其是英法兩國根本近百年來,也沒做過幾次。
談判這東西,就是跟菜市場買菜的人與賣茶的人一樣。贏的一方坐地起價,輸的一方落地還錢。隻是這其中關係的東西太我,程度自然與菜市場的討價還價要激烈得多,不異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三國和談代表都不願開頭發言。王韜隻得率首開出了大清的條件,道:“這樣吧。貴方三國各有數萬俘虜在大清的手中。這些人英勇的士兵們貴方三國政府是不能不要回去的吧?“王韜淡淡筆著望了三人一眼接道,“就像艾爾先生所說,這些士兵也是奉而來,他們是父母家人也都盼望著他們早日歸國。我大清也不強人所難,就以這些戰俘為依據,貴方三國利陪償款的方式,陪負我大清因戰爭所受的損失吧!“
王韜邊說著,旁邊的石達開與李鴻章卻在一邊低聲恨恨地喃喃著:“豈不是便宜他們了?“聲音不小不大,卻正好可以令所人都聽見。
見大清明顯還有不依不饒的架勢。彼得洛夫率先讚同道:“是的,如此正好。如此正好!“而英法兩國也隻得依了。明顯地自己現在不占優勢。自己身在別人的地盤之上,而身後又沒有強大的依靠。如果大清還想動武,那他們三人以及跟隨而來的二十幾個人立即就要成為大戰俘營之中的新成員了。成為大清鐵路大軍之中的一員。
見三國都沒有意見,王韜點了點頭道:“如此最好,那麼就這樣吧。貴方十幾萬俘虜,我大清以每個士兵一千兩銀子的價格,將他們還給貴方三國。而至於貴方幾位大使先生,那就貴點了,一百萬兩一個。其餘的貴方軍官們則另外算。司令官是一萬兩一個,副司令八千,團長之類的中低層軍官五千起價,依次類推,各位以為如何?“
“撲--!“一聲茶水噴口而出的聲音!
“啊,對不起!對不起!“隻見德國公使馬克夫與美國公使衛廉兩人正尷尬地用手絹擦著不及防而噴出茶水時濺到身水的茶水,一麵很不好意思地向大坐的雙方和談代表至歉。兩人心中同時巨汗不已,想的也是同樣的想法。
這清國人也太狠了點吧。不說這大清總理大臣先生,將三國戰俘跟賣牲口似的明碼標價,居然到似模似樣的跟個菜市場小販一樣,臉不紅心跳。這是和談呢,還是人口買賣市場?兩人聽了王韜開出的條件之後,同時愕然。剛好兩人又喝了一口香茶。茶水還在喉嚨裏呢。這就被王韜的一段話全給嗆地噴了出來。
事出突然,兩人的茶水噴得滿桌都是。當然當事的幾個和談代表更是不能幸免。坐得最後的艾爾與石達開、李鴻章最慘,三人滿身都是茶水與口水的混合物。兩人連連至歉不已,卻是沒有幾個眾關心他們,除了早就意料到了的大清和談代表們。英法俄三國的和談代表們被王韜的一句話,全都振在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