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衝過額爾古訥河2(1 / 3)

北京紫禁城,禦書房內。

淡淡的白霧從碧的茶杯之中緩緩升起,鹹豐微閉著雙眼,輕泯一口杯中的鐵觀音神色享受地輕輕道:“先苦澀而後甘甜!細細回味,濃香滿口,果是極品的鐵觀音!”如此慢慢享受了一翻,鹹豐才抬眼望向坐在下麵的兩個人道,“兩位也品嚐品嚐。這是今年福建布政使剛令人快馬送上京來的。”

說著,頗有一副極道高手的樣子微笑著伸手示意下麵兩人飲茶,一邊還老神在在地向兩人細細講解道:“這鐵觀音茶講究火候,用水,茶具。火以炭火為佳,水以石泉為上,茶具卻是要小,嗬嗬.七出而得其湯滋味,所謂‘七泡餘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雲濤’。”

說著頓了一頓,看著下麵兩人都有些心不焉,都隻顧看著他,卻忘記了品茶,於是再一次讓道,“莫要隻顧看著朕,這口鐵觀須得趁熱,冷了便不好喝了。嗯,這品鐵觀音當得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後嚐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哈哈.”

底下坐著兩人,一人西裝筆挺,一副無框的眼鏡架在年輕清秀的臉上,正一臉微笑地看著數月以來,第一次露出這種悠哉遊哉的輕鬆神色的鹹豐,起身拱手為禮恭聲對道:“皇上學識淵博,對這茶之一道也如引精通,韜卻隻是個俗人,不知茶中韻味怕是要浪費皇上這一道好茶了。”

此人正是大清內閣總理副大臣王韜。僧格林沁從東北哈爾濱發回大戰告捷的戰報已經兩天了。得到捷報的當天,一直擔憂不已的鹹豐終於長笑了一聲,一掃平日裏的沉默少言的狀態,變得輕鬆自在無比起來。沒事便獨自一人獨斟自酌地在禦書房內品著福建進貢來的鐵觀音,不時還叫上王韜一起來品評一翻。

可是王韜平時事情忙碌,又一心專注於時事政治,對於茶道這種在他看來實在浪費時間的東西毫不感興趣,若非鹹豐硬要拉著他對飲,他實在不想把時間耽擱在這上麵來。大戰是打完了,可是存留下來的事情對於王韜來說卻是更是複雜繁忙了。

“唉!王卿莫要謙虛,這茶道發源於中華大地,曆史悠遠流長,實是修身養性的好東西,王卿閑時隻管來與朕對飲幾杯,包卿受用無窮。”鹹豐輕笑了一聲,向王韜道。

“呃,尊敬的陛下!”一個洋人端起茶杯,心不在焉地輕吸了一口,又心事重重地放下,向著鹹豐恭恭敬敬地道,“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鄙人實是深為歎服,但是今天鄙人卻是有有關中德兩國的友好邦交的事情與陛下商談,我們是不是.?”洋人訕訕地問道。此人卻正是德國駐華公使馬克夫。

中英法俄四國大戰剛剛結束進入尾聲,馬克夫便已經在天津城內坐不住了。中俄大戰他不知道其中的詳情,可是對於就發生在天津城外的中英法大戰他卻是親眼所見的。說句實話,馬克夫對於大清單挑英法俄三國聯軍的大戰一開始並不太大的希望。

世人皆知英法兩國實力雄厚,縱橫世界已經百餘年了。對於深知這兩國實力的馬克夫來說,單單隻是與英法其中的一個對戰,勝負都是可料而不可及的。如若不然,逐漸強大起來的德國也不會這麼久了還不敢向法國主動挑戰了。

而在天津之時,馬克夫卻親眼看到了十數萬英法聯軍在大清新軍的層層阻擊之下,一夜之間全軍潰敗。幾乎潰不成軍,光俘虜就被清軍抓了好幾萬,武器裝備就更不用說了,那更是丟的滿地都是,無以計數。

如此強悍的軍隊馬克夫也隻是首見遇見,不由得不驚歎大清這幾年來的飛速發展。而俄國,雖然在歐洲並不承認其是最大強大的國家,但是其軍事實力卻也是不可輕視的存在。但是大清同樣戰勝這頭巨大的北極熊。同時戰勝這樣三個強大的國家的數十萬大軍,這樣一個國家是怎麼樣一個令人可怕的國家。馬克夫不敢想像,當大清與德國敵對之時,德的勝算能有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