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以傷亡一萬五千餘人的代價徹底占領了台灣,郝莫菲雖然對於自己的傷亡很不滿意,但是畢竟自己完成了任務了,而且敵人的反擊頑強的令人訝異應該可以成為自己為自己開脫的借口。
雖然說不清楚為什麼連續頑強抵抗了自己整整六天的敵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成功地占領台灣還是令郝莫菲欣喜若狂。在他看來自此以後,不管清軍有什麼陰謀詭計,聯軍都已經占據了不敗之地,勝利永遠是屬於偉大的大英帝國的。
戰場之上,戰死者的屍體橫七豎八的躺滿了整個戰場之上。郝莫菲不禁看得有些心驚。特別是號稱東方絞肉機的317高地之上,這裏的陣亡淮軍將士各種各樣的死法都有。有的抱著英軍在地上滾出去好遠之後,互相對掐著直至窒息而死;有的與英軍互相對刺而死,有的用嘴咬破了英軍的喉嚨或者脖子,而背上卻插著一杆步槍,而這柄步槍的主人,同樣被一杆步槍從背後捅入,倒地不起。
“真是一群魔鬼一樣的家夥。”這是聯軍連日來對淮軍最多的評價。郝莫菲不知道幾年之後,317高地之上將會豎起一塊巨碑,上麵鮮紅的刻著一巨大的“魂”,將淮軍台北守衛戰的勇敢表現深深地刻入大清帝國國防軍的腦海之中,成中大清帝國國防軍永不磨滅的鐵血軍魂。
大清帝國國防軍將帶著這種前人留下的鐵血軍魂,在今天令全世界的敵軍膽顫心驚,令所有敢於阻擋在他們之前的敵人趴伏在地,不敢仰視。
郝莫菲將戰場打掃完之後,打算帶著聯軍分艦隊從台灣起程奔赴天津與聯軍主力彙合共攻北京城。但是他前腳還未離開多遠的時候,聯軍第一批剛剛運送到台灣的物資便被莫名其妙的火成了一片廢虛,還損失了不少守衛物資的英軍士兵。可是當郝莫菲帶著艦隊再回來的時候,卻撲了一個空,什麼也沒有發現。
郝莫菲再離開的時候,假做遠行而去,卻悄悄伏在左近等待隱伏在大山中的淮軍再次出現的時候,卻什麼也沒有等到。無奈之下,他隻得留下一萬大軍做為台灣聯軍的防守力量,既而再次離去。
可是他又沒離去多遠的時候,台灣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卻是在海麵出事了。一支運輸船隊受到了清軍那支時隱時現的艦隊的襲擊,船隊全軍覆沒了。郝莫菲暴跳如雷的再次回到台灣海峽之時,還是撲了一個空,北洋艦隊早已不知道去向。當然這些還是台灣大山之中淮軍們的傑作。他們得到了聯軍運輸船隊的到達時間向隱沒在台海峽一帶的北洋艦隊傳遞了情報。
郝莫菲又撲了個空,無奈之下隻得又將分艦隊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守台灣,一部分隨自己與聯軍主力彙合。僅管他做了周密的安排,可是台灣依舊無法平靜,淮軍時隱時現。有事沒事就趁著夜色出來向聯軍開上幾槍,等聯軍增援出來的時候,又悄悄地隱入了大山之中。
聯軍台灣守軍無數次派出人手時山圍剿這如吊死鬼一樣的淮軍,卻不是一去不回就是毫無所獲。海麵上更是不平靜,偶爾便會傳來聯軍艦隊的巡邏隊被不明身分的海上力量襲擊。想去圍剿卻是苦於中國領海麵積太大,根本無從找起。
如此種種,搞到後來,聯軍的物資還不如直接由廣州運往天津來得順利。這些都無法一一說清,卻說郝莫菲將台灣事務安排妥當(他自己以為)。便率領著五十餘艘戰艦,一萬餘英軍從台灣出發向北與正在天津大沽口與清軍大戰的聯軍主力聯合。
轟轟轟.
大沽炮台之上,堅硬混凝土構築的炮台,一枚枚炮彈發白的水泥炮台防護之上炸起一陣陣黑煙,既而在上麵留下一個個的黑點。郝莫菲與聯軍主力分道之後,聯軍額爾金便率領著一百餘艘戰艦,運輸船被給船繼續北進,通過幾日的順利航行終於在郝莫菲在台灣大戰了三天之後到達天津海岸防禦陣地——大沽炮台之上。
這裏鹹豐發費了近兩近時間休複敗建,炮台之上的老舊火炮全部被換在成了新軍第一次大戰津之時從白河裏聯軍艦隊沉沒的戰艦之上緊急搶撈起來的155mm榴彈炮一百餘門。相較於虎門炮門,大沽炮台的炮火力度實在是相差太多。也正是於此,聯軍艦隊對於大沽炮台相當的輕視。
大戰剛興,聯軍艦隊便分出一部分戰艦向大沽炮台之上發起攻進,另一隊戰艦則繞過炮台向白河口進發。在聯軍看來,如此規模的炮台實在不經艦的幾次轟炸便會成為一片廢虛的。
而守禦炮台的清軍似乎也知道了這個事實,並沒有向繞過炮台的聯軍艦隊進行攔截,而是專心一致地向海麵上的聯軍艦隊開炮。這讓聯軍海擊官軍欣喜不已。隻要繞過炮台,再留下一部分戰艦對大沽炮台進行牽製,等聯軍攻克了天津北京,一切都成了事實了,大沽炮台上的清軍也隻能無奈地放棄抵抗,接受戰敗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