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鹹豐有子(1 / 2)

“眾卿家平身吧,突然來找哀家不知有何要事。”平複好心情的慈安回複了皇後的風彩,向跪在地下的眾大臣抬手道。

眾大臣忙齊謝恩,起身。分列兩旁。原本對於鹹豐讓慈安當政的旨意,宗人府是反對的最厲害的,但是屢屢送上去的折子都像石沉大海一般,方知道鹹豐的決心已定,本想發動大臣集體上書,但是也有一部分支持鹹豐如肅順,僧格林沁,祁雋藻等一方大員卻不同意,原因是鹹豐是英明之君,所做的決定必定對社稷有益。既鹹豐決心已下,做臣子當然要照皇上的意思辦事,集體上書,是不臣的表現。就這樣,宗人府的眾人也隻好不了了之完事。不過此時宗人府眾來來找慈安卻非為了這件事,而是另一件在他們看來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情。

“回稟娘娘,自萬歲登基以來,以近三年,卻還無一子嗣,臣等來此想請娘娘允準,廣下招書,采選秀女,以延龍脈。”列好之後,一大臣也班道。

慈安一聽,心裏不由一驚。自和鹹豐相處以來,她確實沒有注意到這方麵的事情。皇上沒有子嗣,這是做新皇最大的隱患。皇上沒有子嗣,那麼儲君之位便會一直空著,難保不會引有有野心的覬覦,倘若鹹豐因此被有野心的人暗算,身亡,那慈安真是哭都沒地方。而且做為後宮之首,皇族血脈的事情正該是作為皇後的慈安的分內之事。因此,眾大臣提出時,慈安心裏也生出一絲擔憂來。

“此事可曾稟明皇上知道。選秀之事非兒戲,需皇上點頭,哀家才做主。”想到事情的重要,慈安也暫時將對鹹豐的幽怨放到一邊,正色道。

“臣等尚未請示皇上,隻因聽說皇上意欲親征,因此臣等才急急來向娘娘請示。”第一個發話的大臣,正是肅順的死黨,慈安的哥哥,大清的國舅——景泰。在宮廷禮儀中,既使是自己的父母,大公眾場合也不能以俗禮相稱。

宗人府早不來請示皇嗣,晚也不來請示,其最大的目的便是針對鹹豐即將親征的事情,這事情原本鹹豐是要瞞著下麵的人的,奈何圖先對此事極力反對,在與勸諫鹹豐無效之後,才出了將消息透露給宗人府的皇族大臣知道的下策。這一下宗人府的爺們兒們可鬧開了,皇上要禦架親征啊,這還得了。眾人一合計,估計直諫皇上是沒有用的,以皇上的性子,再多的勸諫折子都得當廢紙給扔了,於是乎眾人合計出來這一條一舉兩得的“妙計”。要不然景泰怎麼可能傻到沒事找君女人來分享妹妹的權力。景泰一群人想,這選妃可是國家大事,皇上總不能不聞不問吧。選妃又是一件耗時頗長的事情,沒個一兩年哪能到位啊,等過了這一兩年,沒準發賊早就給英勇無敵的官兵們平定了,到時候皇上還親什麼征啊。在讓慈安監國的這件事情上宗人府沒有獲勝,他們決定在皇帝禦架親征的這件事情上絕不屈服,務必把越來越胡鬧的鹹豐留在宮裏。皇帝要打什麼仗啊,要是還要皇上親自上戰場,那還要他們這些臣子做什麼。於是在這件事情上,景泰他們可是用心良苦。

慈安本是沒有心機的女子,哪想得到這些啊。心裏憂慮的隻是皇上子嗣的問題,早前沒發現還好些,一經發現,慈安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可是自和鹹豐歡好之後,慈安的肚子也沒有反應,經慈安精心安排後,鹹豐雖和其他妃嬪有了夫妻之實,但鹹豐平時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慈安那裏度過。這要是因為自己,耽誤了皇嗣的傳承,慈安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根本不管鹹豐多了新歡之後,是不是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連忙向影泰等人道:“既如此,眾卿即刻向皇上稟報,遲恐不及。”

得到了慈安的同意,眾大臣自以為得計,頓時臉帶歡欣之意,齊齊告退。但是他們自不會曉得鹹豐早已不是以前的鹹豐了,從後世穿越而來的鹹豐怎麼會同意景泰這些的提議,何況他們還是別有用心的。景泰等人注定要吃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