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在接見了馬可夫一行之後,就計劃著怎麼樣利用皇室的影響帶動這個古老國度人認識到工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怎麼樣利用皇室的影響讓人民加入到中國的工業革命浪潮中來。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想一下子追趕上歐洲國家是不可能。畢竟人家可是有著幾百年的工業底子,而中國卻是一無所有。
在鹹豐的心裏首先重要的還是強軍。因為他知道再過兩年之後,貪婪的列強就會不滿足在中國取得的既有利益而千方百計地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那是一次不可想象的災難,中國人民的至寶圓明園就毀在這次戰爭中,成為一片廢虛,立在蕭瑟的風中恥笑著中國的後人。鹹豐是不會讓這次戰爭的結果重複的,相反地他讓這次戰爭變成一個契機,一個中國走出任列強隨意拿捏的形像的契機。要想成功,就必須有一支相當其至更強大的軍隊去消滅那兩萬五千多名英法聯軍,其至有可能要借此戰機將東北的俄國人打回到西伯利亞去收複外興安領和尼布楚。
鹹豐在第於天帶領著喬治一行人參觀了大清軍械局,斬新的機器讓一邊敲打鐵錘的匠人師傅們大開了眼界。鹹豐讓班書帶著德國的技人員將造槍設備安裝到早已蓋好的廠房裏去,順也吩咐了班書,讓他挑選取最好的匠人做德國技術人員的下人,甚至是徒弟。要認真向德國技術人員學習,每一個步聚,每一個關鍵點都要看清楚,要是看不懂就要問,問不明白就打手勢,反正是要將德國人的技術學過來。
而在這裏喬治也看到了心目中的比歐洲更先進的步槍。那種帶彈夾的步槍立即吸引這位出身軍火世家的三公子的注意力。當他看到中國人就是用手打錘敲得造出了這種讓人驚歎的步槍的時候,他簡直無法相自己的眼睛。中國太神奇了。這是愛國爵士先生由忠的感歎。
按照爵士先的意思,德國將用半價將帶來的一萬條德製步槍與二十門155mm後堂炮來交換鹹豐手裏的中興1式步槍的圖紙與技術。鹹豐欣然地接受,不過作為附加條件,鹹豐要求克虜迫公司能派更多的技術人才來中國幫助中國陪訓技術人員,也希望克虜迫工公能在中國建一個軍火分廠,由中國皇室投入一半資金和土地,德國出另一半資金與技術,建一個全方位的軍火生產公司。
喬治自然也不會拒絕,誰會拒絕銀子的要求呢。喬治本來就是來中國考查中國的軍火市場的,本來還以為中國有了這麼先進的步槍,市場肯定要小得多,卻沒想到中國連造槍的設備都沒有,完全靠著手工在造。這回喬治是放心了,就算鹹豐不提出讓克虜迫家族來中國建廠,他自己也會在回到德之後建議家族來中國的。這是一個巨大得讓人難以想像的軍火市場。
有了現成的廠房,設備安裝調試就要快得多。在九月分,根據鹹豐設計的第一批中興1式連發步槍3000條就從生產線出來了,馬上被鹹豐裝備到了武衛軍中。那二十門意外得到的155mm後堂炮也被鹹豐裝備到了武衛軍中。鹹豐從武衛軍中抽調一個團的兵力組建了第一支大清師屬炮兵團。其他的團,鹹豐組建了武衛一師。
武衛一師下轄二個旅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教導團也就是武衛軍第一團。這樣武衛軍第一師的大概樣子就出來了。今後還要在第一個旅加入炮兵營,在每個團加入炮兵連。還有機槍連。有了德國來的設備。槍機和迫擊炮便不再是難事了。
看完軍械局,鹹豐又馬不停蹄地組識德國專家尋找到鐵礦,建造練鋼廠。這個問題,讓鹹豐苦惱了很久,練鋼廠遠了不好遠輸,近了又找到礦脈。最後鹹豐隻好將練鋼廠建在直隸附近,就近從原有的鐵礦上運來礦石。這樣兩不耽擱,練出來的鋼鐵可以盡快得投入到軍械生產上去。選完練鋼廠的地址之後,鹹豐又讓圖先找地方興建一個紡織廠。
武衛軍再穿著大清的兵勇服實在是太不綸不類了。得快點給武衛軍換軍裝。就這樣大清皇家紡織廠就出現了。德國技術人員馬上進入,建廠調試機器。而鹹豐則賣力的招收員工、學徒。一個月之後紡織廠也投產了,第一批布料被用來生武衛軍的軍服。到年底第一爐鋼水從練鋼廠裏流出來被送到了大清軍械局。
對於鹹豐來說,這些都是值得他高興的事情,不是因為那些東西,而是因為大清從此有了一第批工人,他們接受德國技術人員的培誤訓,掌握了一定的工業技能,這些人員將來就是中國技術員工的底子,將一步步發展壯大。這才是鹹豐想要的。
其他的機器鹹豐打算將它們賣給將來要進城辦廠的商人們。因為鹹豐還指望著工商業的利潤來打動那些守土如命的地方老財呢。勸租減息隻是第一步,等到這些地主老財們看到商業的利潤比起自己苦苦守著土地吃農民的租息來得多不知道多少的時候,那麼土地對他們的影響就會小下去。土地改革就能順利完成了。
鹹豐在北京城裏足足忙亂了一個多月,連本來打算著要連日招開朝會的日子都被他一推再推。實在是忙啊。那些迂腐文人,連工業是什麼意思都有一大半人不知道,哪裏能指望上他們啊。搞完了練剛廠和紡織廠的事,鹹豐又急著讓人開始創辦大清講武堂,作為今後培訓軍官的地方。鹹豐隻得又拉著馬可夫帶著一群德國退役軍建設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