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胖議員一體的議員大臣被說中的要害頓時無言對。威廉與首相看了看在坐的各位,相互點了點頭。他們兩人之間是強烈希望能與清國合作的。這次不僅可以加強帝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可以趁機打擊死對頭英法等國。更重要的是帝國正在醞釀一場針對法國人的戰爭,而強大的法國人卻和英國人與俄國人達成了基本的同盟關係。可以說如果德國與法國動武的話,不排除會受到其餘兩國的威脅,甚至進攻。這樣德國就必須找到盟友。
任何可以牽製英俄的國家都可以成為德國人的盟友。比如與俄國人有著強烈利益衝突的奧匈帝國,土耳其帝國。現在又多了一個清國,雖然這個國家聽說還很虛弱,還處在封建時代,但首相與皇帝都相信隻要得到帝國的幫助這個寵大東方帝國將是德國強有力的援助。因這個寵大的帝國與同樣的寵的俄國有著上萬裏的邊境線,隨時可以威脅俄的遠東。
“我本人與皇帝陛下同樣讚同與清國的合作。建立一個相對強大的清國,對帝是有好處,可以在遠東直接威帝國背的那頭巨大的北極熊。不知道各大臣之間的意見是怎麼樣的?”首相先生揮手平息了發生在各議員與大臣之間的爭論,把目光投向了帝國各大臣之間。在他眼裏,議員們的建議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各位大臣們對於與清國合作是否看好。
“商業部覺得這是一次開發國外市場的好機會,我本人讚同此次陛下的提意。”首先站起來的是商業大臣。商人都是看重利益,與清國合作無疑對帝國經濟有重大幫助。而大臣本人就是一個大商人。同樣也像馬可夫一樣看到了大清的商業潛力,隻是礙餘帝國無力東顧而已。
“國防部也讚同陛下的提意。願意幫助清國建對相對強大的陸路。”國防大臣也站起來附和商業大臣的觀點。
在德國高層之間還是很少有英法拉攏的機會,於是德國各大臣在一翻討論之後紛紛讚同與中國合作。這樣這次內閣會議就以決大多數的票數通過了由馬可夫提的與中國合作的事情。接下來便是要談談合作條件了。首相先生終於在皇帝的示意下招進了這次事件的主角人物。
“馬可夫。凱恩先生,請您將東方皇帝的條件與要求對各位議員和大臣說一下吧。”首相先生看著公使先生微笑著道。他很喜歡這個農民出身的公使先生,是他給帝國帶來機會,戰勝法國人的機會。
“是的尊敬的首相先生與皇帝陛下。清國皇帝陛下,對帝國十分仰慕。因此才第一個選擇了與帝國合作。他希望帝國能派遣有經驗的帝國陸軍軍官幫助他建立起強大的軍事體係,並在相應的時候以帝國的影響力,幹預英法兩國對清國強加的無理要求。”馬可夫頓了一下。看了一下首相與眾大臣之間的反應才又開始道。“清國皇帝陛下還希望與帝國展開商業與工業等方麵的交流與合作。並且希望能與帝國開發一種非常先進的步槍。”
“先進的步槍?比帝國現在步槍還要先進嗎?公使先生,您確定?”國防大臣對此感到不可思意按照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看法,清國是一個完全沒有開化的國家,怎麼可能會出現比歐洲國家更先進的步槍呢。如有那也不會很不體麵地敗給了法國強盜與英國海盜們。
“是的,尊敬的國防大臣先生。非常先進。這各步槍的理念非常先進,可以連五彈,比帝國現在的步槍的射整快了三倍。距離遠了一倍。”馬可夫不是自己看過他也不會相信的,比起自己帝國有誰更了解那個神秘而古老的國家呢。
大殿上又起一陣紛雜的喧嘩聲。人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可是公使先生在清國呆過,他不可用這種無聊的謊言來欺大家。人們不得不相信這是真的,人們在重新考慮與清國合作的事情。當然的,大家都覺得這裏非常可行的,軍事上,帝國與法國之間存一定的差距,是海軍之間的差距,那就要求帝國在陸軍上遠遠得超出法國人。那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的。裝備上的優勢是縮短這種距離的關鍵之一。
“那凱恩先生,清國皇帝開出的條件是什麼呢?”比起其他人,首相先生看重的還是能從這次合作中讓帝國得到什麼樣的好處。
“清國皇帝陛下願意向帝國全麵開放港口,並願意與帝國平等的進行商業活動,他會免隊去清國經商的人們一年的關稅。首相生先,我認為清國皇帝陛一開出的條件非常合理,要求也很合理,我希望帝國和皇帝陛下能認真考慮一下與清國合作的可能。”馬可夫在最後正色地道。這是商軍的命運也是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