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向榮鬥不過石達開(1 / 3)

跟隨自己的兄弟們在一個一個地倒下,此時的蕭朝貴心裏在滴血,眼眶早已通紅了。他心痛的不僅僅是這些倒下的兄弟,更有對天國的心痛。出身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的蕭朝貴,自小便備嚐了生活之苦。自從在耕山認識了楊秀清,之後又經楊秀清介紹加入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會之後,蕭朝貴似乎為自己,也為天下百姓找到了一條擺脫貧困的光明大道。

在洪秀全“眾生平等,物歸上主,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的理論熏陶下,蕭朝貴成了“天兄”洪秀全、楊秀清的代言人,積極地發展拜上帝會。從金田起事以來,蕭朝貴一直都奮戰在第一線,每次都是奮勇當先,也因此成了太平天國的第一戰將。

太平軍一路走來可以說是並不順利的,首先被廣西提督向榮兵圍永安,經過一番血戰終於脫出重圍,之後一路北上又在湖南全州城下損兵折將,待要攻克永州,卻因為湘水及蕭水的阻隔而不得不轉道向南攻嶽州,還好當時已經有各地的天地會成員來加入太平軍使得太平軍從此開始一路勢不可擋地攻下十幾個城池,還一股作氣攻下了湖南重鎮郴州。

終於太平軍可以有些喘息的機會了。可是就因為這樣,那些原本堅定的天國分子卻開始有些爭權奪利的傾向了,這叫他這個一心為農民著想的第一勇將心裏好不傷心呢。這還是當初在金田一起起事的好兄弟嗎?太平天國還是當初一心想為老百姓討一個太平盛世的隊伍嗎?蕭朝貴不知道,他也不想去知道。他隻想將來有一天能真的將這個腐朽的朝庭推翻了,憑著自己的能力去真正為老百姓作點實事,那就盡到自己的本份了。

不過蕭朝貴現在已經沒有那個機會了,他甚至連去想想這個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一顆越來越變大的大鐵球正奔著他的身體而來。蕭朝貴想躲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隻覺得一股巨大的力量帶著自己的身體向後,向後,一直向後,世界再慢慢地變小,耳邊的聲響也在慢慢變小,終於他再也看不到也聽不到任何東西了。他終於可以放心中所有顧慮,身上所有負擔去向那他心中真正理想的“天國”。

“千歲——”一千太平軍這時已經進入了守軍的弓箭的射程之內了,可是現在他們顧不得那如雨般射向自己的箭矢。因為他們心中愛戴的西王殿下,剛剛被一發實心炮彈擊中。這一千壯家子弟早已對這個每次戰役都奮勇當先的王爺千歲拜服不已了。而現在這位耿直而又英勇的太平天國第一勇將,已離他們而去了。

“撤!”不知道是誰悲憤地喊了一聲,於是一千洶湧而來的壯家子弟在丟下幾百具戰友的屍體後,抬著他們敬愛的西王殿下,匆匆地離去了。一場洶湧而至的戰事,卻這樣草草地收場了。

左宗棠終於看到發賊退兵了,心裏籲了口氣。剛剛上城樓的時候,發賊已經發起了進攻了,可是城裏的綠營卻大半站在那裏發著呆,不知道要做什麼,要不是他來得及時,這長沙南城會不會被發賊攻破都還兩說。而就在剛才,那一千發賊的聲勢卻很驚人,要是發賊全都有這樣的聲勢的話,那湖南危矣,大清危矣啊。看來自己得向皇上上奏折請求整肅綠營、八旗了。左宗棠心裏悠悠地歎了一口氣。

發賊退了,在城樓上的守將不由自主地歡呼起來。他們卻不知道要不是有左宗棠的到來,使了一招射人先射馬的好戲,就隻那一千太平軍就夠他喝一壺的了。而這一切唯有站一旁觀戰的長沙守將鮑起看得一清二楚。

這個左季高果然有兩下子,怪不得皇上會看重他,想不到一個儒弱的文人還有這番膽識,這是鮑起所不曾想到的。在他的心裏也不禁對左宗棠的評價高了幾分。

擊退了一千太平軍之後,左宗棠就急急的招呼鮑起去其他城門查看防守,整頓防務,自己則在這南城門上開始布置起來。他知道這隻不過是個開始,發賊大的攻擊還沒有開始,必須盡快做好準備,再不能像剛才那樣,等到發賊開始進攻了守軍還沒有一點反應,都呆立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