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對肅順的表現很滿意,於是點了點頭道:“朕這一百萬兩銀子,明日就交由你送去河南等地賑災。另你到了河南之後,朕令你全權負責賑災事宜,再賜你金牌令箭,可先斬後奏。但你要記住這一百萬兩銀子,到你手上是一百萬兩,到了河南等地也要一百萬兩。一個子兒也不能少。若有誰從中克扣,殺!”
鹹豐雙眼直視著肅順,頓是屋裏的溫度都在直線下降,肅順不得不略低了低頭。鹹豐又道:“災民數以萬計,朕雖下旨開倉救濟難民,恐難以為計,地方上糧食必然緊張。如有奸商敢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者,殺!切記!切記!另大災之後必有大疫,你到了之後當招集郎中,仔細防備。好了,沒有其它事了,你先退下吧。”
肅順忙站起身,抹了抹頭上的細汗,告退而去。直到現在,肅順隻要一想起鹹豐那雙精光閃閃的眼睛,心裏就會升起一股寒意來。在肅順想來,皇上如今是發了狠心了,自己哪裏還敢怠慢,再去逗鳥,聽書。
“萬歲爺越發的有明君風範了。”肅順在轎內長歎了一口氣。鹹豐的脾氣他是最了解的了。如今肅順卻從心裏升起一股無力感來。封建時代,在朝庭裏當任官職的,有幾個不是摸著皇上的心思辦事,隻有這樣辦事才讓皇上高興,肅順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隻是如今,鹹豐的心思,肅順是越來越猜不透了,這能不讓肅順心裏感到焦慮嗎?他雖然是鹹豐倚重的臣子之一,可是保不住哪天,自己一個不好,讓皇上不高興了,這丟官事小,小命保不保得住還有是個事兒呢。
“這差使得小心著辦了,不但要辦好,還要辦得漂亮皇上才會高興!”肅順喃喃自語道。在他想來,如今鹹豐下了狠心,那肯定是不容有失的了。隻是如今鹹豐開始有了一代帝王的架勢,雖然對於大清來說是好,但對他肅順來說卻是個兩難的選擇。
是繼續過他的逗鳥聽書的自在生活呢,還是做一個能臣。想到這裏,肅順心底裏不由一陣激動。他肅順曾經也是有過一番報複的,隻是時至今日,眼見得滿朝文武都是不堪入眼,心中也是越來越暗了。現在鹹豐皇帝突然好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這對於他來說不見得不是一個契機。
“老爺,到了。”張成打起轎簾。
肅順緩步邁出轎來。隻是眼中已不複平常那種渾渾噩噩,混吃度日的懶散了,取而代之的一雙精明的眼睛。肅順下得轎來,神情不禁一怔。打眼望去,肅順府上,早已停滿了車轎。府中早已有下人迎了出來。肅順打聽了一下,不禁釋然。雙後背在背後,臉上恢複了平日那種怡然自得的表情,邁開大步走進府裏去了。
肅順府上早已官員雲集了,不為別的隻為今日早朝時鹹豐下的那道聖旨。這皇上撥了一百萬兩內帑銀賑災,這對於他們做臣子來說,臉麵往哪裏擱啊。肅順向來被鹹豐皇帝器重,今天又被鹹豐單獨留下商談要事。這些個大臣們早就不耐煩跑去肅順府裏來打探消息了。肅順去了許久還沒有回來,這些大臣在大廳裏一個個急得打轉呢。突然然聽到肅順回府的消息,早耐不住迎到外麵去了。
一群人,吵吵鬧鬧,七嘴八舌,你一語,我一句。這個說,肅中堂,皇上最為器重你,你得勸勸皇上啊,這撥內帑的事萬萬使不得啊;那一個又說,肅中堂,皇上招你到底何事啊.一時人聲鼎沸。肅順也不管他們說些什麼,一直往大廳走。
來到大廳,肅順才高聲叫道:“安靜安靜,你們這樣亂七八糟地成何體統,這哪有我大清官員的樣子。”如此一叫,場麵頓時安靜了下來。肅順雖然在鹹豐麵有是唯唯諾諾的,但在這大清的百官之中還是很有威望的,尤其是今天到場的都是他肅順一黨的,都以肅順馬首是瞻。
群官都看著肅順了,見他說了一句又不說了,景泰首先耐不住了,從群官之中跳了出來衝著肅順道:“我說老肅啊,我的肅中堂啊。你到底說說皇上找你去為了何事啊。”景泰雖然也是鹹豐倚重的人,而且還是慈安的哥哥,大清的國舅。
但是一來他脾氣暴躁,性子急,不像肅順沉得氣,二來,他是靠著慈安的那層裙帶關係才有今天的地位的,辦事能力也確實不如肅順很多。景泰自己也知道,因此凡事都看肅順的眼色行事。
“就是啊,肅中堂。皇上如此行事,我等做臣子(奴才)的豈不羞愧難當。中堂大人您一定要勸勸皇上收回成命啊。”群官也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