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如何避免偏差行為
高管商學院
作者:戴夫·布魯克米亞
失敗的領導人會給公司帶來很多麻煩,應如何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避免偏差的出現呢?
對於董事會、股東、客戶和員工來說,招聘領導人是一項冒險之舉。許多領導人得遇良機想在頭把交椅上一展身手,可最後的成就卻令人大失所望,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最近就有雅虎公司的卡羅爾·巴茨和惠普公司的李艾科等領導人,因業績反複無常而慘遭解雇。甚至連一些曾經大獲成功、後被重新聘用的領導人,有時也無法在新崗位上再放異彩,比如第一太陽能公司的羅布·吉列特。
失敗領導人造成的麻煩比負麵新聞還要多。他們這一走可讓公司利潤遭了秧。先是要慷慨地付給他們巨額遣散費,然後公司股價開始下跌,繼而客戶受影響棄之而去,最後的結果就是公司及其股東虧掉一大筆錢。
公司應該想辦法留下這些領導人,理由很簡單:如果把獵頭費、安置費、招聘獎金、客戶和員工的損失以及機會成本計算進去,那麼撤換最高領導人的成本可能高達他們年薪的10倍。
30年來,我曾與許多有負眾望的最高領導人合作。他們的公司設法將他們留下,幫助他們糾正偏差行為,避免為解雇他們付出高昂代價。
四種偏差行為會導致領導人失敗
·職能性技巧薄弱。這些領導人運用的戰略不得當,分不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在收購中總是做冤大頭。
·一葉障目。有些空降兵領導人照搬在先前文化環境中行之有效的領導技能,結果在新公司卻遭遇慘敗。馬歇爾·戈德史密斯認為,優勢被過度發揮就會變成負債。這種行為會導致骨幹員工離職,士氣低迷不振,公司業績欠佳。
·判斷失誤。有些領導人做出的決定有悖於公司價值觀、政策和實踐。惠普公司前CEO馬克·赫德被解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遭到了性騷擾指控。不過,盡管有這種行為,他隨後仍受聘出任甲骨文公司的總裁。
·道德缺陷。這種偏差很難糾正,在CEO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始終是一個擦不掉的汙點。
出於多種原因,有些失敗的領導人不願去改正自己的偏差行為,對其負麵影響聽之任之。就連那些開明的公司可能也會常年容忍領導人的惡劣行為——大聲咆哮、口吐髒話、拍桌子、冷嘲熱諷等。當我為地位堪憂的高層領導人提供輔導,建議他們改正時,他們的反應是,“我是這種人?”如果領導人孺子不可教,公司應該另想辦法來對付他們的反常領導行為。
大多數領導人都願意改變不良行為,並采取措施避免偏差。不要想當然地以為,隻要沒收到負麵反饋,就表示你達到了期望。一些曾與我合作過的CEO聲稱自己廣開言路,卻從未收到過反饋。因為大多數人是不會主動上門,給領導人提意見的!所以,領導人要向自己的團隊、董事會成員、可靠的顧問或外部教練征求反饋。
大多數成功的領導人意識到,要滿足利益相關人的期望、提升自己的領導績效,關鍵是要有充分的自知之明。
四點寶貴啟示
1.卓越領導人力求找出自己的盲點。如果領導人自視甚高,甚至高於利益相關人對他們的評價,那麼他們的盲點就很難消除。羅伯特·霍根發現,當領導人壓力過大或放鬆警惕時,會出現11種潛在的偏差行為。其中一種是為確保一切順利而過於兢兢業業。當這種領導人急於求成時,就會獨攬大權,事無巨細件件插手,讓團隊感到束手束腳,無法實現發展。
2.卓越的領導人明白感知即現實。他們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至關重要,因此力求了解利益相關人的期望,以及自己的領導會對追隨者產生怎樣的影響。盡管現實有時殘酷無情,令人難以接受,但卓越的領導人仍勇於直麵自己的現實,常常會應用360度反饋,以便能更好地了解他們在利益相關人群體中的形象。
3.卓越的領導人不會等待反饋——當你主動去征求反饋時,大多數人都會願意幫忙。要建立一個代表利益相關人群體的支持者網絡,請他們直接提供反饋和建議,幫助你改進。
4.卓越的領導人不會坐等反饋,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建言獻策。選出一個你希望改進的具體領域:你的溝通方式?領導風格?要通過征求反饋確保其成為你例行工作的一部分,以你收到的反饋為依據采取行動,來證明你樂於接受他們的想法,並歡迎大家繼續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