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菩薩,緊箍咒(1 / 2)

三藏聞言,低頭拜謝。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東而去。三藏情知是觀音菩薩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拜罷,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間。卻坐於路旁,誦習那定心真言。來回念了幾遍,念得爛熟,牢記心胸不題。

卻說那悟空別了師父,一筋鬥雲,徑轉東洋大海。按住雲頭,分開水道,徑至水晶宮前。早驚動龍王出來迎接。接至宮裏坐下,禮畢。龍王道:“近聞得大聖難滿,失賀!想必是重整仙山,複歸古洞矣。”

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隻是又做了和尚了。”

龍王道:“做甚和尚?”

行者道:“我虧了南海菩薩勸善,教我正果,隨東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門,又喚為行者了。”

龍王道:“這等真是可賀!可賀!這才叫做改邪歸正,懲創善心。既如此,怎麼下西去,複東回何也?”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識人性。有幾個毛賊剪徑,是我將他打死,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幹的不是。你想,老孫可是受得悶氣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來望你一望,求鍾茶吃。”

龍王道:“承降,承降!”當時龍子、龍孫即捧香茶來獻。

,茶畢,行者回頭一看,見後壁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兒。行者道:“這是甚麼景致?”

龍王道:“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

行者道:“怎的是‘三進履’?”

龍王道:“此仙乃是黃石公。此子乃是漢世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失履於橋下,遂喚張良取來。此子即忙取來,跪獻於前。如此三度,張良略無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愛他勤謹,夜授天書,著他扶漢。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太平後,棄職歸山,從赤鬆子遊,悟成仙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龍王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

悟空道:“莫多話,老孫還去保他便了。龍王欣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請大聖早發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師父。”

行者見他催促請行,急聳身,出離海藏,駕著雲,別了龍王。

正走,卻遇著南海菩薩。菩薩道:“孫悟空,你怎麼不受教誨,不保唐僧,來此處何幹?”

慌得個行者在雲端裏施禮道:“向蒙菩薩善言,果有唐朝僧到,揭了壓帖,救了我命,跟他做了徒弟。他卻怪我凶頑,我才子閃了他一閃,如今就去保他也。”

菩薩道:“趕早去,莫錯過了念頭。”

言畢,各回。

這行者,須臾間看見唐僧在路旁悶坐。他上前道:“師父!怎麼不走路?還在此做甚?”

三藏抬頭道:“你往那裏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隻管在此等你。”

行者道:“我往東洋大海老龍王家討茶吃吃。”

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說謊。你離了我,沒多一個時辰,就說到龍王家吃茶?”

行者笑道:“不瞞師父說:我會駕筋鬥雲,一個筋鬥有十萬八千裏路,故此得即去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