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青菜蘿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謙虛的,有人就喜歡狂妄的。
不日,成人了的多爾袞,發動了第一次進攻,原本,與殷洪英交情親密的將領,均被撤換,幸有孫傳庭和李嫣兒,此戰勉強抵擋,場麵堪稱血腥。
殷洪英於亂軍中救下一個姑娘,問她什麼都不說話。
是個啞巴。
殷洪英見其可憐,收為貼身侍婢。
不久,第二次戰爭,是袁崇煥與建虜交易,定要鏟除殷洪英。
陰謀之下,殷洪英深陷重圍,就在危機之時,突然得報,建虜後方著火,說是朝鮮舉傾國之力,援助大明。
殷洪英覺得奇怪,棒子何時轉性了?
結果,探報來時,竟是毛文龍的隊伍。
毛文龍早在東江鎮時,就擁兵自重,利用朝鮮內亂,發兵占領。滅了朝鮮,自立為王。
而這次出兵解救殷洪英,並不為大明,卻是另有原因。
殷洪英得救,多爾袞被殺。
同時殷洪英也得知了袁崇煥和孫承宗的陰謀,當即處斬二人。
而此時,毛文龍的使臣派來,殷洪英一見使臣,內心怦然,往事悠悠,重現眼前。
使臣不是旁人,卻是當年登月樓一別的若蘭小姐。
若蘭姓張,是毛文龍的外甥女。自當年一別,便在毛文龍身邊出謀劃策,先占領皮島,再占領朝鮮,一直未嫁的她,心中早有牽掛。得知殷洪英被困遼東,請姑父出兵營救。這才結了殷洪英的危難。
張若蘭勸說殷洪英與毛文龍合力,攻打韃子,而後攻打大明,兩家同坐江山。
殷洪英不是腐朽之人,對於朝代的更替並無異議,隻要是進步,並無不可。可是,朱由校對他是有知遇之恩的,而且,也是因為他,才背負了各種罵名。他良心上,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殷洪英拒絕張若蘭的合並建議,失落而歸。
不久,天啟帝駕崩之事傳入廣寧,殷洪英悲愴落淚。
新繼任的朱由檢,按照與東林黨的約定,大肆清繳閹黨。但是,唯獨對殷洪英,寄予厚望。不僅下令重賞,而且,被封為王。
就在這個時候,朱由檢收到一封密報,說殷洪英有謀反之心。
就此,殷洪英被莫名其妙的召回京師。
原來,這是韃子所使的離間之計。
他們在全國各處散播一個傳言,說科爾沁有女,乃天降貴人,乃國母之命。而此女就在殷洪英手裏。
朱由檢反複問殷洪英,是否有東西要獻給他,殷洪英不解。朱由檢暗下殺心。
幸得後來,莊際昌的提醒,殷洪英遍觀府中上下,這才將目光落在了啞女身上。
拷打之下,啞女說話,她就是傳說中的大玉兒。
殷洪英知道崇禎多疑,好在自己先一步知道了實情,在朝中舊交的掩護下,攜家眷,連夜離京,返回太原府。
崇禎豈會就此罷休,欲捉拿殷洪英。
太原府地勢佳,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古有李淵起兵於此。殷洪英一呼百應,有當年張居正的舊交,受到利益的百姓,有殷夢珠和田榮家的資助,有廣寧舊部的支援,還有朝鮮毛文龍的協助。
殷洪英利用雜學館所研發的新型火器,與隻有一幫腐儒的崇禎,最終展開了決定生死的戰爭……
(全書完結)
開書時間沒有選好,恰好是工作最忙的時候,想寫好,是心有餘力不足,所以,完本的比較倉促,僅是個簡易的大綱,但是基本前邊的坑都填了,希望能夠多少彌補書友們的遺憾吧。在此表示一聲抱歉,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寬容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