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藥物治療
慢傳輸型便秘多用促動力劑治療,出口梗阻型便秘多采取排便行為的訓練方法治療。
(1)刺激性瀉劑。番瀉葉、蓖麻油、鼠李、酚酞、雙酯酚汀等。
(2)容量性瀉劑。麥麩、果膠、纖維素、瓊脂等。
(3)糞便軟化劑及潤滑劑。甘油、液體石蠟等。
(4)促動力劑。西沙必利、普卡必利等。
(5)滲透性瀉劑。福鬆、乳果糖、山梨醇糖漿、硫酸鎂、硫酸鈉等。
(6)微生態製劑。乳酸菌素、培菲康、整腸生、米雅、麗珠腸樂等。
(7)直腸內給藥。甘油栓、開塞露、灌腸等。
(三)外科治療
結腸無力可采用全切除和回、直腸吻合術,對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者可考慮作肛門擴張或括約肌切開術。
六、便秘的中醫辨證
糞便糟粕經腸道排出體外,所謂“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但糞便糟粕排出體外並非僅僅隻是腸道自身的功能。《素問·五髒別論》指出“魄門為五髒使”,便秘的發生與大腸脾胃肺肝腎等髒腑關係密切。肺與大腸相表裏,脾胃為運化水穀之大海,脾主運化,胃主和降,胃與腸相連,水穀入口,經脾的運化輸布,胃的腐熟收納,最後將糟粕轉屬於大腸。同時依賴於肝主疏泄的功能,若肝鬱氣滯,則腑氣不通,氣滯不行,則大腸失運。腎司二便,腎氣不足,則大腸傳導無力,大便難於排出。所以便秘治療應根據患者具體證型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忌一方一藥治到底。研究排便藥的合理應用及如何維持療效,開發研究治療便秘有效而毒副作用少的藥物尤為重要。
(一)便秘的病因病機
根據便秘臨床辨證分型為實秘和虛秘兩大類,實秘包括熱積、寒積、氣鬱;虛秘包括陰(血)虛、氣虛。
1.熱積由於素體陽盛,或熱病後餘邪留戀,或過食辛燥,導致熱積於胃腸,耗傷津液,腸道幹枯,糞便難出。
2.寒積由於外感寒邪,或過食寒涼,導致寒積於胃腸,寒凝氣滯不得通暢而糞便難出。
3.氣鬱由於情誌不舒,或久坐少動,或心理壓力增加,導致肝鬱氣滯而胃腸樞機不利,糞便無以推動而難出。
4.血虛由於素體陰血不足,或病後、產後傷津亡血,或過食辛燥損耗陰血,導致腸燥津枯,便硬難下。
5.氣虛由於素體陽氣不足,或年老體衰,或過食生冷苦寒,或節食減肥過度,導致陽氣虛弱,糞便無以推動而難出。
(二)分型論治代表方:大承氣湯加減或番瀉葉泡服;牛黃解毒片等。組成:大黃12g,芒硝9g,枳實12g,厚樸15g。治法:通腑泄熱。
治療熱積便秘者。症見:有便秘的主要症狀。常見腹脹、腹痛、納呆及口臭,口腔、肛門氣熱,青春痘、酒渣鼻潮紅,溲黃短赤,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等兼見症狀。
注意:熱秘宜瀉但應迅猛,通下後應重在飲食起居謹慎辛辣、忌諱焦躁,否則燥熱再起導致熱秘反複。長期依賴性使用寒藥瀉下隻會造成不良弊端。代表方:大黃附子湯;溫脾湯加減。
大黃附子湯組成:大黃9g,附子9g(先煎),細辛6g。溫脾湯組成:大黃12g,附子9g(先煎),幹薑6g,生曬參6g,甘草6g。治法:溫寒通便。
治療寒積便秘者。症見:有便秘的主要症狀。常見腹痛拒按,手足不溫,舌苔白膩,脈弦緊等兼見症狀。
注意:寒秘宜溫通緩急為重。通下後應重在飲食起居謹慎寒涼、忌諱傷陽,否則陰寒
再起導致寒秘反複。但應注重溫運絕非溫補,以防矯枉過正。代表方:六磨湯加減。
組成:大黃9g,烏藥9g,檳榔9g,沉香9g,人參3g,枳殼9g。治法:行氣導滯。
治療氣鬱便秘者。症見:有便秘的主要症狀。常見排便不爽,或腹脹,或喜太息、社會活動中興致不高,情誌抑鬱,舌苔白膩,脈略弦等兼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