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衰老疾病的防護(9)(2 / 3)

(三)高血糖的控製

1.血糖監測血糖監測的結果可被用來反映飲食控製、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效果並指導對治療方案的調整。血糖水平的監測可通過檢查血和尿來進行。但檢查血糖是最理想的,如不能查血糖,可檢查尿糖作參考。

2.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和胰島素治療。

(1)口服降糖藥治療

①磺酰脲類降糖藥(SU)

作用機製:磺酰脲類降糖藥通過與胰島細胞膜上的受體相結合,關閉ATP 依賴性鉀通道,引起細胞去極化,使Ca2+內流增加而刺激胰島素分泌,但並不增加細胞胰島素的合成。

常用藥物:格列本脲(優降糖)2.5~20mg/d;格列吡嗪(美吡達、滅糖靈、優達靈、迪沙片)2.5~30mg/d;格列齊特(達美康)80~240mg/d;格列喹酮(糖適平)30~180mg/d;格列波脲(克糖利)12.5~100mg/d;格列美脲(力貽平)1~8mg/d;以上藥物均可分為1~2次服用。

②雙胍類降糖藥作用機製:增加基礎狀態下葡萄糖的無氧酵解和利用;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組織的葡萄糖氧化和代謝;減少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有利於降低餐後血糖;抑製肝糖的產生和輸出,有利於控製空腹血糖;改善周圍組織胰島素與其受體的結合和受體後作用,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抑製動脈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降低血小板聚集。

常用藥物:二甲雙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錠、立克糖、格華止)0.25~0.5,tid;苯乙雙胍(降糖靈)25mg,tid。

③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作用機製:抑製小腸刷狀緣上各種葡萄糖苷酶,使澱粉類分解為麥芽糖進而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和蔗糖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減慢。本類藥抑製葡萄糖澱粉酶的作用最強,其次是蔗糖酶、麥芽糖酶和異麥芽糖酶。

常用藥物:拜糖蘋(Acarbose,阿卡波糖、):50mg/片,100~300mg/日;伏格列波糖(Vo-glibose,Basen,倍欣):0.2mg/片,0.6mg/日;米格列醇(Miglitol):50mg/片,100~300mg/日。

④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作用機製:改善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抑製肝糖產生,調控脂肪酸代謝。常用藥物:羅格列酮(文迪雅,太羅,Rosiglitazone,Avandia):2~8mg/d,qd 或bid;吡格列酮(Pioglitazone、Actose):15~30mg,bid。

⑤非磺脲類粗胰島素分泌劑

作用機製:抑製胰島beta 細胞膜上的ATP 敏感性鉀通道,使鈣離子內流增加而刺激胰島素分泌。降糖作用強,作用快,持續時間短,口服吸收快,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

常用藥物:瑞格列耐(Repaglinide,Novonorm,諾和龍):0.5mg/片,0.25~0.5mg,tid。進餐時服用,最大劑量4mg/日。

(2)胰島素治療

①適應證:1型糖尿病人;糖尿病病人急性代謝並發症;糖尿病病人圍手術期、糖尿病妊娠和分娩期的血糖控製;糖尿病病人並發急性感染;糖尿病病人並發肺結核;糖尿病病人伴慢性肝、腎疾病及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病人對口服降糖藥失效,或單用口服降糖藥不能達到血糖控製目標。

②製劑分類:根據來源分為動物胰島素、半合成人胰島素、DNA 重組生物合成胰島素。根據作用時間及特點分:短效、中效和長效胰島素。

短效胰島素製劑:國際通用的瓶簽顏色標誌為黃色。皮下注射一般在餐前30min 注射,注射後約半小時開始起效,作用高峰時間2~4小時,持續5~8小時。短效胰島素製劑是唯一能靜脈注射的胰島素製劑。中效胰島素製劑:國際通用的瓶簽顏色標誌為綠色。皮下注射後吸收緩慢,注射後1小時開始起作用,高峰時間6~12小時,持續時間18~24小時。中效胰島素製劑隻能皮下注射。長效胰島素製劑:國際通用的瓶簽顏色標誌為藍色。由於起作用時間特別慢,持續時間長而難以確定其滿意劑量。臨床使用較少。預混胰島素:國際通用的瓶簽顏色標誌為棕色。多為短效胰島素與中效胰島素預先混合好的混合胰島素製劑,臨床較常用。

③應用方法:胰島素皮下注射法是經典的胰島素給藥方式,也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庭內掌握和使用的方法。

④使用劑量與劑量調整:應個體化,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一般來說,健康人每日胰島素分泌量約為40U(即相當於0.5U/kg/d),其中基礎分泌量約占一半(即相當於每小時分泌0.5~1U),餐後分泌可增至6U/h。因此,1型糖尿病病人所需胰島素量約為0.6~0.7U/kg/d,開始一日總量可按此原則計算,然後根據治療反應調整,可每3~4天調整1次,每次可增加或減少2~4U,使空腹血糖達到90~120mg/dL,至少應<;140mg/dL,餐後2小時血糖達<;150mg/dL,至少應<;200mg/dL。如達不到此水平則應增加所測血糖相應時段的胰島素劑量。2型糖尿病病人應根據胰島細胞功能狀況、是否同時使用口服降糖藥等因素對胰島素使用劑量進行個體化確定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