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創新工作(1 / 1)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創新工作

工作研討

作者:趙保才

創新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也是永葆黨的生機的不竭源泉。基層黨建創新是應對時代變革,夯實執政之基的必然選擇。通過在群眾工作中發揮工會主力軍作用,認真研究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創新思路方法,對群眾工作進行卓有成效的探索,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從而取得黨建創新成果。

一、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現實需要

當前,世情、國情和黨情發生深刻變化,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社會意識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如何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運用民主的方式凝聚各方麵的力量,保障基層群眾的民主權利,提高基層群眾的民主素質和議事能力,暢通表達意願和訴求的合理渠道,這些都是新形勢下基層工會黨建必須認真麵對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二、製約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因素及分析

隨著形勢的發展,基層黨建麵臨的任務更加繁重,遇到的難題更加複雜。一些幹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對基層黨建研究不夠,習慣用舊思維對待新事物,適應不了黨員和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麵需求;有的基層黨組織在上報材料時,忽視實際調查,難以深層次、真實性地評價實際情況;少數基層黨組織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隻體現在口頭和文字上,熱衷於形形色色的活動,存在流於形式的現象,與創新的目的背道而馳,導致基層黨建缺乏生機和活力。

三、探索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有效途徑

(一)創新的動力是思想政治工作。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就要處理好黨建與發展之間的戰略關係,始終把基層黨建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來思考、來把握;要以開放的思維來審視、謀劃和推動基層組織工作,積極吸納和協調各種社會資源參與基層黨建工作,與行政、工會、共青團組織齊抓共管,共建共享、協調發展,形成工作合力。同時,在工會維護民主權益的前提下,積極暢通信息渠道,必須暢通基層黨員群眾參與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渠道,使基層黨建工作更加體現群眾的意願,反映群眾的心聲,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群眾滿意度。

(二)發揮工會優勢和作用,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工會組織作為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聯係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社會支柱,是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著力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各級工會組織責無旁貸的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擴大黨的建設的階級基礎;堅持以服務科學發展為第一要務,發展黨的建設的物質基礎;堅持 “主動依法科學維權”,夯實黨的建設的群眾基礎。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的神聖職責,是黨的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工會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支撐點、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通過工會做好事、解難事和辦實事,凝聚推進黨的建設的人心所向,不斷擴大黨的建設的群眾基礎。

(三)健全高效的工作機製和科學的方式方法,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的推進模式。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堅持條塊結合的原則,根據地域結構、社區結構、社會組織結構,科學合理劃分網格,並相應地分層級、分功能、分類別設置黨組織,形成黨組織立體化網絡格局,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最終達到以區域化黨建推動服務轉型跨越發展的目的;二是實施項目化管理,激發基層活力。要把基層黨建創新項目重點放在破解基層發展瓶頸問題上,注重把握項目化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注重實施信息化管理,要著眼於網絡陣地的占領、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工作模式的創新,構建綜合性、係統性、多層次、全方位的工作運行體係,努力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創新與信息技術手段的有機結合。

(四)創建特色的實踐載體,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內在活力。一是創建攻堅型載體,破解發展難題,要把基層黨建工作薄弱環節的各項內容、目標和任務,融合於有形的載體之中,設定科學的遠景目標、近期任務、實施步驟,使基層黨建工作難題變抽象為具體,便於攻克解決;二是創建服務型載體,樹立正確導向。實踐表明,各基層黨組織設計的“為民務實清廉”、“黨員進社區”等服務型載體,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已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是擴大基層黨建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