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搖搖頭:“玠不建議全取,想不說此事做起來難不難,如果這四郡全取的話,那麼我們勢必會對上劉繇和袁紹。同時還要提防豫州刺史孔伷以及徐州刺史陶謙。如此一來,我們同時樹敵未免太多。而且全取了這四郡我們也就頂如全取了揚州。但是主公就同時占有了交州、揚州、已經半個荊州,風頭過剩,恐引來天下諸侯的針對。不如隻取吳郡一地,一來主公以得會稽太守的任命權,正好這兩郡可以和我們交州相連。二來,自得墨家相助之後,我交州海運發達,吳郡靠海,也方便同我交州聯係。三來,我們還可借勢支援劉繇,讓他與從荊州、豫州方向而來的袁術對抗,我們正可坐收漁翁之利。”
“啊,看來也隻能是如孝先所說,獨取吳郡了。”
聽毛玠這麼說,武安國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他之所以起了全取揚州的想法,那是因為前世曆史中孫吳的根據地就在此處,武安國覺得如果自己提前占據此地的話,或許可以提前覆滅三國中的一國?不過聽了毛玠的分析後,不得不感歎曆史慣性的強大,放棄了這個想法。
“如此,我們未來軍事上的目標看來已經議定了,就是趁亂奪取冀州的武陵長沙二郡,同時占領揚州的吳郡作為與中原的聯絡通道。那麼關於我們的內政,各位有什麼要說的嗎?”見武安國這麼說了,程昱當即總結並接著提問道。
“內政的話我們目前的發展頗為順利,沒什麼需要大改變的。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是揚州的山越人而當地的士族門閥問題,二是為了緊密荊楊二州境內各郡和我們交州的聯係,我建議我們最好能勾連諸水係,向先秦那樣修兩條貫通揚州和荊州的運河。至於這第三嘛,即使人才的問題,隨著我們地盤的擴大,我們交州的官員缺口越來越大,主公要想辦法吸引一些人才到交州出仕才行啊。”開口的還是毛玠,畢竟他是州牧府的從事祭酒,對武安國麾下各郡的情況了解最為清楚。
“人才應該不是問題,主公剛從洛陽帶回了東觀的藏書。憑借這些書籍,相信能夠吸引到不少名士學者到我們交州出仕。再者隨著我們對荊楊二州各郡的占領,和當地的世家門閥也多少接觸了一些。情況還是不錯的,這些士人不想中原的那些世家門閥一樣抵觸主公,隨著我們統治的鞏固,相信這些人中有不少人願意出仕。最後,我們自己也可以培養一些人才,填補官員的缺口。”毛玠的話音剛落,主管學政、人才培養的程秉就站起來答道。
武安國點點頭:“這方麵還勞煩德樞多費些心思,畢竟人才才是一個勢力興旺與否的決定因素。至於運河之事,我們真的有能力修造,而且還是同事修建兩條嗎?”
如果沒記錯的話,隋朝之所以會亡,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修建運河吧。所以聽說毛玠要修建運河,還是兩條,武安國頓時有點心虛。
毛玠搖搖頭:“修建運河之事,主公不需擔心,我們交州一年多熟,糧食充足,能夠供得起二十萬民夫同時施工。至於民夫來源,屬下也想好了,可從中原各地招募。可以預見,接下來的大漢,必定有一大波諸侯混戰,我們正好可以從這些逃亂的百姓中招募民夫,一方麵可以修建運河,一方麵還可補充我們的人口。至於開鑿兩條運河的工作量,屬下也大致算過,不是很多,兩隻運河,每隻十萬民夫,耗時一年足矣。”
聽毛玠這麼說,武安國方才鬆了口氣:“既然孝先早已心中有數,那麼此事就交與你去做吧,如果還有什麼需要,盡管和我提。”
毛玠點點頭:“喏。”然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跪坐了下來。
武安國也回到主位:“如今軍事政事皆已商定,政事方麵就有勞仲德和孝先兩位多多費心。至於長沙、武陵和吳郡三地的攻伐,就由本侯親自負責。不過此次我打算征發十萬大軍,另外董平、滿寵,王牧、鞠義等將也一同隨我出兵,如此一來,諸軍的太守之位就都會空出來,德樞先生,我們的官員能夠填補這些職位嗎?”
程秉點點頭:“主公放心,之前是因為各郡剛剛歸於我們治下,且主母帶著族人剛剛歸服,方才需要諸位將軍統兵坐鎮。如今交州境內漢越兩族人相處和諧,政令通達,已經不需要各位將軍坐鎮了。至於太守之位,還需試驗,看看何人合適,不過也不是什麼麻煩事,主公無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