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將軍,武安將軍,不好了,出事了···。”一個身穿長袍的,頭簪高冠的男子一臉驚慌的跑了進來。
武安國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好似完全沒有聽到對方的叫喊。幾個月前他還叫王珩,是一名即將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企業主管。怨就怨自己一時春風得意,忍不住去喝了花酒。然後,然後自己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東漢末年,成了武安國。
沒錯,你聽得沒錯,就是那個在三國演義裏剛一出場,就被呂布斬斷手腕,然後迅速消失在曆史的浪潮中的那個醬油黨。別了我的祖國,別了我的主管之位,別了我剛招來的小···。
穿越後的王珩還能怎麼辦?他也很絕望啊,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a···,回又回不去,隻能絕望的當他的武安國嘍。
可是等他好不容易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新生活後,卻悚然發現,馬上就要進入光和七年,既公元184年了。什麼,你不知道公元184年?那你知不知道黃巾起義?張氏三兄弟在這一年的三月掀起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整個華夏十三州中足足有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發生了暴動,一時間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那麼自己如何才能在這場世紀巨變中毫發無損的活下來,並且從中攝取最大的利益呢?經過了好幾天的慎重考慮,武安國決定去找一方勢力投奔,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不是?
首先,孔融肯定是pass,去了會被砍斷手,鬼才會去投靠他呢。首選之人,當然是未來的三巨頭,曹操,劉備,孫權嘍。
不過武安國細一想,這三人中還是曹操稍微靠譜點。劉備初期可是號稱老大殺手,跟誰誰死,自己也是妻離子散,幾次險些玩完,他自己都這樣了,他手下的人豈不是更慘?所以跟著他貌似不太安全。另外孫堅此時應該是在南方混,南方哎,水網縱橫,要坐船···,哦···哇···。誰叫自己暈船呢?所以也果斷pass。相比之下,還是曹老板靠譜點。起家的時候就有夏侯,曹氏四兄弟,還有慕名而來的李典,樂進等人,發家之後更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雖然這位是號稱“吾夢中好殺人”,但自己又不搞基,喜歡沒事往曹老板的床上跑,因此也無大礙啦。所以跟著這位,隻要隨意的混一混,等曹老板發達了,相信憑著他的從龍之功,也能混個好結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此時的曹老板此時正在洛陽,和袁氏兄弟一起,萬一曹老板不收自己,袁家兩兄弟也能湊活一下不是。不像另外的劉備和孫堅,一個在涿郡,一個在南方。天南地北的,貿然前去投靠,萬一人家不收,豈不兩眼一抹黑?
自以為考慮妥當的武安國當即就收拾東西,取道東郡往洛陽而去。千不該萬不該,路過黃河的時候,看到有一幫子水賊在打劫,自己忍不住去幫了手。更不該的是,他還非常熱情的向對方介紹了一番自己的身世,戰國殺神武安君白起的後代。要知道東漢三國可是一個非常看出身的時代,所以自穿越後,他就一直聲稱自己是複姓武安,名國,武安君的後代,結果沒想到竟惹來了意外的麻煩。都怪該死的劉老板,如果不是有他這個例子,自己怎麼可能沒事逢人就上去介紹自己的家世呢?雖然對方衣著華麗,而且仆從眾多。但是武安國發誓,他隻是覺得對方身份不凡,想和對方結個善緣來著,最多,最多再討幾個賞錢,沒想到最後卻把自己帶上了賊船。
被水賊打劫的這夥人,主家叫曹紹。大家肯定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中常侍曹節大家肯定不陌生,這家夥就是這個死太監的從子。除了曹節從子這個可以稱道的身份外,曹紹唯一拿的出手的事情就是害死謝弼的事情了。
謝弼,字輔宣,東漢東郡武陽人。以中正方直著稱,為當地所推重。靈帝建寧二年,朝廷頒詔舉有道之士議政,謝弼應詔對策,與東海陳敦、玄菟公孫度,同被授為郎中。後來熹平元年,發生了“青蛇見前殿,大風拔木”的事情,謝弼上書公開支持士大夫官僚,反對宦官。後來被貶,謝弼深深不滿於朝政,便沒有上任,而直接辭職回家。也是巧了,東郡的太守就是曹紹,得罪了自己的伯父還想跑?遂借口謝弼在其他方麵有罪,將其逮捕入獄,在嚴刑拷打下,謝弼含怨死於獄中。當時的人都因為此時而憤恨十常侍,並為謝弼而感傷。
你說這麼個坑貨,武安國敢招惹嗎?所以一聽說是十常侍的兒子,武安國下意識的就想趕緊溜人。不提此時十常侍在士族,還有民間的仇恨,熟知曆史的他可是知道,黃巾之亂平定之後,十常侍就給袁紹和曹操等人一鍋端了。和這些家夥粘上,肯定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