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吃水果不容易患肝癌 意大利研究人員曾發表報告指出,少飲酒多食用奶製品和新鮮水果,能夠減少人們患肝癌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經過長時間的追蹤研究發現,在控製飲酒的情況下,如果每天食用奶製品,如牛奶和酸奶,人們患肝癌的幾率將減少78%;若每天堅持食用新鮮水果,則患肝癌的幾率可減少52%。
此項研究表明,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控製酒精攝入量,就可以降低患肝癌的危險。
2.水果對癌症有高效抑製作用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教授劉明專門對蘋果和葡萄進行深入研究,首次提出水果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性、抑製腫瘤細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三重抗腫瘤機製”。
劉明介紹,癌的發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一是正常細胞的遺傳物質DNA受到損傷,癌症的遺傳因子被“喚醒”;二是細胞分裂加快,加速癌症過程;三是腫瘤惡化開始轉移。蘋果、柑橘、葡萄、香蕉等,很多植物性食物含有重要生物活性微量物質,如黃酮、植物固醇、植物雌激素等,這些化合物對3個階段的癌症均有高效抑製作用。
自由基是身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易對機體造成多種損傷,其中包括破壞DNA的合成、修複,最終導致很多癌症發生。劉明的研究進一步證實,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硫、硒、植物酚類和胡蘿卜素等抗氧化營養素,能夠中和自由基,保持DNA不受傷害。在癌症剛剛醞釀的初始期,有助於防止細胞變質,消滅腫瘤於無形之中。抗氧化劑能夠對抗自由基的“胡作非為”,減少致癌物的合成、吸收和活化。特別是維生素C、維生素E等物質,能阻止亞硝酸鹽的合成,避免或減少亞硝酸鹽轉化為強力致癌物——亞硝胺。
劉明建議,一是每日至少應食用兩種以上水果,如果與菜花、西紅柿、胡蘿卜等3種以上蔬菜搭配效果更好;二是葡萄、蘋果等水果在浸泡、洗淨的基礎上,最好連皮吃;三是每天蔬菜和水果攝入量應分別不少於400~500克。
3.飯後吃個梨可防癌 韓國漢城醫學院預防醫學科楊美熙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曾發表報告指出,飯後吃梨,積存在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可以大量排出。
調查結果顯示,吸煙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吃梨後會顯著降低。研究人員對吸煙者進行了試驗,讓他們在4天內連續吃750克左右的梨,並測定吃梨前後小便中多環芳香烴的代謝產物1羥基芘含量。測後發現,吸煙6小時後再吃個梨,人體血液內1羥基芘含量會隨尿液大量排出,如果不吃梨,1羥基芘毒素隻能排出很少量。
調查結果證實,加熱過後的梨汁含有更大量的抗癌物質——多酚。給注射過致癌物質的小白鼠喝這種梨汁,小白鼠的尿液中就能排出大量的1羥基芘毒素,從而預防癌症。“梨和加熱後的梨汁,都有加速排出體內致癌物質的功能”。所以專家建議,“在人們熱衷於吃煎烤食品、快餐類食品的今天,飯後吃個梨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健康生活方式。”
4.蘋果可抗癌可救命 研究發現,蘋果對於癌細胞有很強的抗增殖作用。蘋果中有一種“植物活性成分”,在實驗室環境下能夠起到抑製、殺死癌細胞的作用,另外蘋果的好處還在於營養價值的綜合性,植物活性成分有很多,有的對生長起作用,有的對基因調節,有的誘導癌細胞,這些化合物加起來在人體細胞中起到了抗氧化和抗增殖的作用。但是,吃蘋果要帶皮吃,因為蘋果中的植物活性成分最集中的地方是在蘋果皮裏。
5.橘子越甜越抗癌 吃柑橘能起到抗癌的作用,而且越甜的柑橘抗癌效果越好,這是《日本農業新聞》報道的。柑橘之所以能抗癌,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β玉米黃質。另外,橙、柚子等果皮裏含有的川皮苷也有很好的抗癌效果。科學家發現,柑橘的含糖度越高,其中β玉米黃質的含量就越多。而且,經過幹燥處理和儲藏後,含量不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