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雞蛋的煮法(1 / 1)

1.煮雞蛋並不簡單 煮雞蛋是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優質日常食物,也許有人說,煮雞蛋還不容易,把雞蛋放在鍋中,一點火就行。但是,事情並非這麼簡單。煮出來的雞蛋,不是敲破殼後就流湯,就是硬得像石頭或者煮開了花,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原來,雞蛋中的蛋白質在60℃~70℃時就會凝固,煮雞蛋的水沸後應馬上改用小火再煮2分鍾。如不改小火繼續煮沸,雞蛋內部受高熱膨脹就要開花,2分鍾後可停火泡5分鍾,然後將雞蛋取出放在冷水中,這樣剝出來的雞蛋又光又滑,切開後看似凝固又未凝固,吃起來美味可口。

2.雞蛋煮多長時間最能保持營養 涼水下鍋,水開後正好5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既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係列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很難消化。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它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另外,煮雞蛋時還要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營養素的流失:水必須沒過雞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消化;煮前把雞蛋先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這樣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3.煮茶葉蛋的技巧 煮雞蛋前,先要用勺子輕輕敲打雞蛋,當蛋殼出現細小的裂縫,雞蛋就可以下鍋了。將茶葉和食鹽倒入鍋中,接著把醬油倒入鍋中,在鍋中加入水,大約加到鍋高度的2/3就可以了。然後把可樂倒入鍋中,加入可樂不但可以讓茶葉蛋有淡淡的可樂味道,還可讓茶葉蛋的茶香味更濃鬱。當水煮開時,撈出茶葉,茶葉不能在水中煮的時間太長,否則會產生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繼續加熱,熬到隻剩半鍋水時,把一碗水加入鍋中,等水再開了的時候就可以熄火了。

4.雞蛋羹切莫大火蒸 雞蛋中的蛋白質在60℃~70℃時會凝固。蒸的時候如果火旺,蛋液外層溫度會迅速升高,導致內外溫差太大,裏麵蛋液凝固時,外層脫水成蜂窩狀。所以做好雞蛋羹要掌握兩點:一是用溫水攪蛋液,開鍋後用中火蒸,一般蒸8分鍾即熟;二是掌握好蛋液和水的比例,一般為1:2(水可換成雞湯或奶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