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蝦皮時,用手緊握一把蝦皮,若放鬆後蝦皮能自動散開,這種蝦皮質量好,外殼清潔,黃色有光澤,體形完整。如果放鬆後,蝦皮相互粘連而不易鬆散開,說明蝦皮已經變質,外表汙穢暗淡無光,體形也不完整,顏色呈蒼白或暗紅色,並有黴味。
9.河蝦與海蝦的區別 蝦主要分為淡水蝦和海蝦,我們常見的青蝦、河蝦、草蝦、小龍蝦等都是淡水蝦;對蝦、明蝦、基圍蝦、琵琶蝦、龍蝦等都是海水蝦。
河蝦體呈青色,肉質嫩、味鮮美;鮮對蝦色青白,皮亮,身硬,皮薄肉嫩,為蝦中珍品。按規格要求每隻體重70克以上者稱為對蝦,有的對蝦每對可達250克左右,70克以下者多稱為蝦幹。
食用河蝦時,將蝦洗淨,可炸、鹵,也可作餡、丸子,做燴蝦仁最好;食用對蝦時要洗淨,去皮,抽出脊線,可炒、鹵、烹、炸,也可作餡。
青蝦以通乳脫毒為長;對蝦以益氣開胃為長。
10.與紅肉相比,蝦的優勢所在 對比紅肉來說,每100克的河蝦產生的熱能為牛肉的87%,豬肉的61%;河蝦所含脂肪的量僅為豬肉的1/3;對蝦含脂肪更低,為0.8克,僅為豬肉的1/7,而且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單不飽和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典型的低脂肪、低熱能食物。蝦的鈣含量更是突出,100克蝦肉中所含的鈣量甚至可以與250毫升強化AD牛奶相媲美,遠高於紅肉,為牛肉的36.1倍,豬肉的54.1倍,且蝦肉中鈣磷比例、鈣鎂比例很理想,非常適合於鈣的吸收利用,而豬肉和牛肉中的鈣磷比例就很不利於鈣的吸收,比較來說,蝦的補鈣效果要遠遠的好於豬肉和牛肉。同時,蝦肉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E、鉀、鐵、硒、鎂都高於紅肉,而且纖維短、肉質細嫩,比較利於機體的消化吸收,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11.高溫加熱肉、魚可致癌 肉、魚經燒或熏至250℃~300℃時,可產生3,4苯並芘致癌物,如在持續高溫下長時間加熱可產生比3,4苯並芘強100倍的色氨酸P1強致癌物。色氨酸P1是蛋白質性肉類中含有的色氨酸加熱到300℃以上時分解而成的。因此,在烹調肉、魚食品時,要掌握好火候,切忌高溫。
12.切忌水果與豬肝同吃 有些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較強還原作用。動物肝營養豐富,含有許多微量元素(鋅、錳、銅等)。這兩種食品都對健康有益。但是,這兩種食品盡量不要同時吃。因為這兩種食品在同時進入人體後可發生生物化學反應,不僅營養盡失,而且能變成渣滓與垃圾。因為維生素C經過生化反應後,會變成脫氫氧化抗壞血酸,使維生素C和肝中的微量元素都失去營養作用。因此,在吃這兩種食物時,間隔時間最好別短於2小時。
13.選鮮蝦的方法 選購鮮蝦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鑒別鮮蝦的質量:
(1)看外形:新鮮的蝦頭尾完整,頭尾與身體緊密相連,蝦身較挺,有一定的彎曲度。不新鮮的蝦,頭與體,殼與肉相連鬆懈,頭尾易脫落或分離,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彎曲度。
(2)看色澤:新鮮蝦皮殼發亮,河蝦呈青綠色,對蝦呈青白色(雌蝦)或蛋黃色(雄蝦)。不新鮮的蝦,皮殼發暗,蝦原色變為紅色或灰紫色。
(3)看肉質:新鮮的蝦,肉質堅實、細嫩,手觸摸時感覺硬,有彈性。不新鮮的蝦,肉質鬆軟,彈性差。
(4)聞氣味:新鮮蝦氣味正常,無異味。若有異味則為變質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