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蔬菜的烹飪(2 / 2)

7.烹飪蔬菜的用油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植物油來烹飪菜肴,每天消耗20克食用油是應該保證的。對少食或不食動物性食物的素食者,烹調菜肴用的油應相對增加一點,以保持總量的平衡。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居民食用油量,每人每天不應超過25克(半兩),許多人知道不能多吃紅肉,卻忽略了過多食用植物油造成的問題。其實,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熱能高於豬肉1倍多。

8.食用植物油儲存時間不宜過長 人們日常食用的植物油,包括豆油、菜子油、芝麻油、花生油,都不宜長期儲存,以免食後影響身體健康。

植物油在儲存過程中會發生水解而產生遊離脂肪酸,造成油脂中酸價增高,儲存的時間越長,酸價越高,使食油產生酸澀味。而且,食油在氧化和水解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量的醛類、酮類物質,食用這種儲存時間過長的食油,會刺激消化道,使人產生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實驗表明,食用植物油儲存時間以不超過一年為好。否則,食油中的酸價就會超過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

9.炒熟的蔬菜趕緊吃 炒熟的蔬菜,其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很容易流失,應該炒好後立即食用。試驗證明:烹調後的蔬菜放置15分鍾,維生素損失25%,70分鍾後則損失35%。

為了盡量保持蔬菜中的營養成分,還應注意蔬菜一定要先洗後切,否則由於切口多,在清洗時菜中的營養素流失會很嚴重。不要將切好的蔬菜放在水中浸泡,也不要長時間放置後再炒,將黃瓜切後放置3小時,其所含維生素C損失高達40%~50%。

烹調蔬菜時加熱時間不可太長,加水不能太多,鍋蓋不宜蓋緊,這樣可以保持蔬菜的綠色,並使營養成分少受損失。

據科學測定,炒好的菜肴,放置2小時,各種維生素損失10%~30%;放置4小時,損失將達30%~70%,要是回爐加熱,會再次受到損失,造成無謂的浪費。因此,沒有必要一次炒太多的菜肴,最好現炒現吃,趁熱食用。

10.怎樣炒菜不變色

(1)讓茄子不變黑:炒茄子時,最好適當多放油,加些花椒或蒜片炸香,然後放入茄子不斷翻動,在茄子快熟時再放鹽和蒜調味,最後加入少量白醋或西紅柿丁。這樣炒出的茄子不變黑,味道濃香可口。

(2)綠色蔬菜不變黃:要想保存綠色蔬菜的顏色,主要的措施是縮短烹調時間。一般來說,急火快炒、快速焯燙都能很好地保持綠色。此外,炒綠色蔬菜時,應該盡量避免加酸味的食物作配料。同時不要蓋鍋蓋,燜燉時可以晚點蓋鍋蓋。

(3)紫甘藍不變藍:把紫甘藍切成塊,用開水一焯,菜葉和水都會變成藍色。專家說,紫甘藍裏天然的花青素在中性條件下是藍紫色,而偏堿性時會變為藍色。北方地區基本上都是堿性水,所以煮菜、焯菜之後,菜葉會從紫紅色變成藍紫色。

§§第四章 葷菜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