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冬吃海帶可禦寒:冬天氣候寒冷,適當多吃些海帶,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熱能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科學家們發現,海帶是人類攝取鈣、鐵的寶庫。每100克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毫克,含鐵高達150毫克,所以冬天海帶對兒童、婦女和老年人的保健有重要的作用。
海帶還含碘豐富,碘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產生熱能。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物質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禦寒。一般成年人需要的微量元素碘為150微克左右,而100克海帶中竟含碘元素240毫克。
(3)海帶泡水喝可降壓:海帶泡水喝可以讓海帶中的精華成分充分析出,讓人體對其營養的吸收更為全麵,尤其對於患有高血壓的病人,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血壓作用。海帶的黏滑成分是水溶性食物纖維,特別是藻酸,它是水溶性的,不會被吸收,在腸道中能有效發揮作用。藻酸和鉀結合在一起進入人體內,到達小腸時被分解,然後又和鈉結合在一起,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剩下的鉀會被腸道吸收,從而發揮降血壓的作用。
12.豆漿豆腐護血管 香港《晚報》曾報道,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20毫克大豆異黃酮,對預防心血管病有很大幫助。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心髒科教授劉柱柏建議,每天應從日常飲食吸取20毫克的異黃酮,相當於每天進食80克豆腐(一塊豆腐約250克)或210毫升豆漿(一杯水約250毫升)。但他不建議靠服食藥物或補充劑攝取異黃酮,最好是從日常食物中吸收。
負責此次研究的一位專家說,雖然現在醫學界對異黃酮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仍未有定論,但異黃酮有抗氧化作用,能修補血管,增強血管功能,從而降低血管粥樣硬化和中風的風險。
13.陳醋花生降血壓 陳醋花生是一款能降壓的保健菜肴,其製作方法是:取芹菜200克,生花生100克,陳醋250毫升。先用陳醋浸泡花生,一周後取出,將芹菜洗淨切段,用開水略燙一下後撈出,與花生、香油、醋拌勻後食用,有軟化血管、調節血壓的功效。芹菜味道清香,具有清熱降壓的功效,其中的胡蘿卜素及微量元素硒的含量較一般蔬菜高。其保健功效除了能降壓降脂,還能去除口臭,治療泌尿係感染所出現的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小便淋漓不盡等不適症狀。花生又有長生果的美稱,其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消腫通乳、潤肺化痰的功效。陳醋能軟化血管,降低血脂,能有效防治由於血脂增高而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以及由此而引發的高血壓病症。
14.兒童常吃食用菌類於健康有益 據研究,兒童常吃食用菌類食物具有多方麵的益處。食用菌如蘑菇、木耳、金針菇、草菇等,幹品的蛋白質含量接近於肉類和蛋品,鮮品也明顯高於蔬菜及瓜果,含有17~18種氨基酸,包括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這些蛋白質生理活性高,十分適宜兒童吸收利用。食用菌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12及鐵、鎂、鈣、磷等多種礦物元素,這些物質都是兒童生長發育所不可少的,對於維持兒童健康和預防疾病具有特殊的作用。研究證實,兒童經常吃食用菌,還具有提高智力、增進食欲和保持良好體形的作用。
幼兒吃的食用菌,宜選擇鮮品為佳,幹品則不易消化,會影響吸收和利用。
15.糖尿病患者宜多吃蘑菇 蘑菇中含有多種具有調節功能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參與體內糖代謝,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並能調節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糖尿病患者易發生骨質疏鬆,常出現腰背疼痛、抽筋、乏力的症狀,吃蘑菇可強健骨骼。另外,蘑菇中的糖類含量很少,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膽固醇偏高者食用。
16.洋蔥的保健作用
(1)洋蔥可以對抗哮喘:洋蔥含有至少3種抗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由於洋蔥可以抑製組胺的活性,而組胺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症狀的化學物質。據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幾率降低一半左右。
(2)洋蔥能夠降血糖:洋蔥能夠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洋蔥裏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口服降血糖藥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
(3)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心髒病患者30%的HDL含量(HDL是一種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好膽固醇)。值得注意的是,洋蔥煮得越熟,越不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