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說,缺乏不同維生素的報警信號為:
①時常發生眼幹、畏光、多淚、視物模糊、皮膚幹燥、患佝僂病、患夜盲症或角膜軟化症的人,一般是缺乏維生素A。
②消化不良,手腳發麻、患有腳氣病、多發神經炎者,大多是缺少維生素B1.
③常患口角炎,陰囊炎,以及有口臭、失眠、頭痛、精神倦怠等症狀的人,是缺少維生素B2的表現。
④患有牙齦炎、牙周炎、黏膜和皮膚出血、傷口愈合不好,這是缺乏維生素C的表現。
⑤血脂偏高、動脈硬化、生育能力差、手腳冰冷者,是缺乏維生素E的結果。
⑥頭部多汗、患軟骨病和戶外活動少的孩子,維生素D肯定不足。
⑦維生素B6嚴重缺乏者會出現周圍神經炎。尤其是嬰兒膳食中缺乏維生素B6,可引起驚厥,這可能與嬰兒腦中γ氨基丁酸濃度不足有關。
⑧膳食中維生素供給不足者,易患“智力衰退性精神病”,表現為判斷能力、記憶能力、自製能力下降、語無倫次,性格異常等症狀。
⑨缺乏維生素者,除產生頭暈、頭痛等症狀外,還可以使人患精神疾病,並有記憶力下降、急躁、煩悶、不安等症狀。
⑩機體早期缺乏維生素B5,可影響智力發育,表現為反應遲鈍、恐懼、言語行動異常。長期缺乏維生素B5,會出現“進行性癡呆症”,嚴重者可發生“癲狂”。
(2)維生素缺乏人群:容易缺乏維生素的人群有很多,如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人,經常上夜班的人或者經常在高溫、高熱、寒冷等情況下工作的人,以及偏食的兒童、不吃早餐的人、飲食不規律的成年人、減肥者、素食者、營養需要大增的孕婦、病患者等。
(3)維生素缺乏的原因:造成維生素缺乏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對於不同體質的人來說有不同的原因。首先是膳食調配不合理,有偏食習慣或者食物儲存、烹調不當,有大量維生素丟失或被破壞,以致維生素攝取不足。其次是消化不良,長期腹瀉,消化道或膽道梗阻者,或者腸道係統疾病的患者,使用抗菌藥物而使消化道細菌受到抑製,合成維生素的量減少,也可引起某些維生素(維生素K、維生素B6、煙酸)的缺乏。第三是妊娠或哺乳期的婦女、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重體力勞動、特殊工種的工人,以及長期高熱和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等。上述這些人需要更多的維生素,如果不注意補充就會造成維生素缺乏。
需要注意的是,吃精白米的孩子要補充維生素B1,因為維生素B1主要分布在胚芽中,加工越精,損失越多。當孩子高熱或營養不良時,就有可能是多種維生素缺乏所引起的。